抗蛇毒血清

搜索文档
全球90%产能垄断,中国厂商“制霸”牛磺酸供应链
观察者网· 2025-06-20 19:47
行业动态 - 美国FDA新规要求婴幼儿奶粉和宠物食品必须添加牛磺酸,引发全球供应链震动 [1] - 牛磺酸价格单月暴涨75%,从13000元/吨涨至25000元/吨 [3] - 全球牛磺酸年需求量16万吨,现有产能14万吨,存在2万吨供需缺口 [9]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牛磺酸产能90%以上,形成垄断地位 [3] 公司表现 - 永安药业股价两个月内从9元飙升至28元,累计涨幅超200% [1] - 永安药业是全球唯一同时获得美国FDA医药级认证和欧盟EFSA安全认证的牛磺酸企业 [3][10] - 永安药业医药级牛磺酸产品单价高达8.2万美元/吨,毛利率82% [10] - 2024年永安药业医药级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120% [10] 市场前景 - 美国婴儿配方奶粉行业年收入约20亿美元,新规将带来838.4吨牛磺酸需求 [5] - 功能饮料中牛磺酸添加量提升至单罐400mg,推动上游需求井喷 [5] - 高端宠物粮渗透率突破35%,部分猫粮牛磺酸添加量达人类10倍 [5] - 中国年轻群体牛磺酸功能饮料消费量年增速达20% [5] 竞争格局 - 全球牛磺酸产能高度集中,永安药业现有产能5.8万吨 [9] - 圣元环保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4万吨食品级产能 [9][13] - 新和成有2万吨新产能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9] - 圣元环保采用环氧乙烷法工艺,成本比传统工艺低30% [13] 产品应用 - 牛磺酸在神经系统发育、心血管保护、抗氧化抗炎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5] - 永安药业计划推出抗疲劳、护肝、缓解眼部疲劳等功能性产品 [9] -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业务毛利率52.09%,接近60%,体现市场价值 [5]
湘雅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腺苷有望成为银环蛇咬伤急救新选择
生物世界· 2025-06-15 17:30
银环蛇毒治疗研究 - 银环蛇毒液神经毒素致死率高达26 9%-33 3% 目前临床依赖抗蛇毒血清治疗但存在价格昂贵、需冷链保存、静脉输注限制及过敏风险等局限性 偏远地区患者难以及时获得救治[2] - 中南大学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 发现传统草药异叶茴芹提取物腺苷对银环蛇毒中毒具有显著保护作用[3][4] 腺苷的疗效与机制 - 异叶茴芹在亚洲广泛分布 中国传统医学称其为"蛇倒退" 其水提取物对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等多种蛇毒有保护效果 研究人员鉴定出10种主要化合物 其中腺苷对抗银环蛇毒效果突出[6] - 小鼠实验中腹腔注射25 mg/kg腺苷可实现100%存活率(对照组5小时内全部死亡) 且无显著毒性 静脉或皮下给药效果不佳[6] - 腺苷通过减轻蛇毒对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断 保护乙酰胆碱受体功能 维持呼吸肌正常活动[8] 临床应用前景 - 腺苷为人体天然物质 已获批用于心律失常等适应症 安全性明确 但需优化野外急救场景下的给药方式[10] - 研究团队计划在大型动物模型验证疗效 并开发更适合临床急救的给药方案 为银环蛇咬伤提供新治疗思路[10]
抗蛇毒血清储备问题引关注,为何国内仅一家企业生产
新京报· 2025-06-10 17:17
毒蛇咬伤救治现状 - 国内每年发生25万-28万例毒蛇咬伤,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受伤部位主要是肢体,7-9月是高峰[4] - 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唯一特效药,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4] - 毒蛇咬伤救治费用较高,轻度治疗约5000元/次,严重患者需花费数万至数十万元[9] 抗蛇毒血清市场格局 - 国内仅有赛伦生物独家生产抗蛇毒血清,产品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四种[7] - 2024年赛伦生物抗蛇毒血清销量15.29万支,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17%[7] - 抗蛇毒血清需冷链储存且有效期仅2-3年,单价1000-2000多元,储备成本高[10] 抗蛇毒血清使用情况 - 现有四种血清基本能覆盖常见毒蛇咬伤救治,可通过组合使用提高疗效[14] - 抗蝮蛇毒血清还可用于治疗竹叶青、烙铁头蛇咬伤[14] - 医院储备量差异大,高峰期前储备量可达50%-100%,日常储备量多为2-4支[8] 行业挑战与发展 - 市场规模小(年收入不足2亿元)、研发成本高导致企业投入意愿低[13] - 赛伦生物研发的抗蝰蛇毒血清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病例入组难度大[15] - 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选择"偏方"治疗,导致延误病情[9] 医疗体系应对措施 - 部分地区建立血清调配制度,医院间可相互调配避免浪费[11] - 建议建立全省/市血清调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12] - 广东省公布有毒蛇咬伤救治能力的医院名单,方便市民查询[11]
游客在三亚被咬伤身亡,医院“没有经验”太不应该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2:46
有不少网友根据视频指出,女子可能是被银环蛇咬伤。但事实上,根据现有的信息和证据很难确认 系银环蛇甚至是蛇类咬伤。不少科普博主对此给出了不同意见,其中也包括医院最初诊断的"虫咬伤"。 不得不承认,因个体差异、过敏反应等因素,医院的初步诊断或许存在一定难度,也让此次事件更偏向 于系一起罕见个例。 然而,海南省有8科44属74种蛇类,其中毒蛇有27种,近年三亚某医院治疗共3336例被蛇咬伤的患 者,其中银环蛇96例、不明蛇咬伤156例。可见,当地的毒蛇咬伤案例并不鲜见,三亚是热门旅游城 市,对当地医院的急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理所应当。死者首诊医院声称"没有经验",说明医院在对蛇虫 咬伤的急救培训上有所欠缺,这发生在虫蛇咬伤多发的地区太不应该。 旅游期间被不明生物咬伤身亡,对死者家属而言难以接受,公众也会对当地医院的应急救治能力产 生质疑,这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是极大的打击。当地卫健委承诺在五日内给出调查结果,不明生物的真 面目总会被揭开,但诸多细节也需要更严谨周密的调查,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例如,具体的急救 环节出现了哪些干扰诊断的因素?为何在缺少救治经验的情况下,死者仍在首诊医院停留了三个小时, 其间是得到了规范 ...
27岁女子疑被毒蛇咬伤送医身亡,在很多国家,毒蛇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重大隐患
36氪· 2025-06-06 08:18
6月1日晚,27岁的付淇(化名)和男友到达海南三亚,准备迎接一个悠闲的假期。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已经接近凌晨,两人决定到外面散散步。 在距离酒店大概300米的地方,绿化带中忽然窜出一个不明生物,咬了付淇一口。由于光线昏暗,两人都没看清咬人的生物是什么,只注意到 付淇的脚趾上出现了点状伤口。付淇男友立即用水冲洗伤口,但麻木感还是开始从付淇的脚步向腿部蔓延,同时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 6月2日凌晨1点左右,付淇被男友送往医院A,意识也渐渐模糊。医院A的医生怀疑付淇是被毒蛇咬伤,于是建议转院至医院B。尽管付淇男友 用尽全力,付淇还是在凌晨7点20分不幸去世。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对于付淇被何种生物咬伤,还存在众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某种毒虫,但更多观点认为可能是某种毒蛇。 随着城市化进展,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难遇见毒蛇,但是在全球范围看,毒蛇咬伤却是一个巨大的健康威胁。每年,至少有500万人遭遇蛇 咬,其中12万人因此丧命,还有40万人被迫截肢。 "把科学带回家"曾经发布过一篇有关"蛇咬危机"的文章,尽管夺走付淇生命的生物身份还未确认,但我们还是希望借此机会与读者再次分享这 篇文章,希望大家在野外活动时,多加留意! 在 ...
三亚女子疑被蛇咬伤身亡,血清短缺引关注,全国唯一生产商仅能生产4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3
毒蛇咬伤现状与救治挑战 - 全球每年毒蛇咬伤致死人数为8.1万至13.8万人,我国每年发生25万至28万例毒蛇咬伤,夏秋季节高发[1][6] - 毒蛇咬伤黄金救治期为2小时,但首诊医院常因血清储备不足延误治疗[1][4] - 我国抗蛇毒血清生产商仅赛伦生物一家,仅能生产4种血清(抗眼镜蛇毒、抗蝮蛇毒、抗五步蛇毒、抗银环蛇毒),覆盖种类有限[1][9] 抗蛇毒血清市场与生产困境 - 赛伦生物2024年抗蛇毒血清营收1.57亿元(同比+1.17%),毛利率达83%,但市场规模有限[11] - 生产工艺复杂:依赖马匹免疫生产,存在抗原性风险,2013年曾因动物免疫问题导致全国断货[10] - 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低:血清主要配置在二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占比小但逐步增长[5] 救治规范与替代疗法 - 国家卫健委《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明确血清使用指征:48小时内肢体肿胀过半、凝血障碍等全身中毒表现[4][5] - 中医治疗采用"通利二便,清热解毒"原则,季德胜蛇药为常用中成药,但功效与血清不同(清热解毒vs中和毒素)[6] - 错误急救方式警示:影视剧"吸血排毒"无效,正确做法为制动患肢、记录蛇特征并尽快就医[2] 技术突破与行业展望 -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可中和19种蛇毒的广谱血清,国内赛伦生物推进抗蝰蛇毒血清II期临床及快速检测试剂研发[2][12] - 广谱血清研发难点:蛇毒抗原差异大,多毒素免疫易致马匹死亡,现有四种血清联合已满足90%临床需求[12] - 区域救治网络建设:海南三亚3家医院配备血清,但首诊医院三亚中心医院未储备导致转运风险[5]
户外小心蛇出没!被毒蛇咬伤怎么办?
新华网· 2025-06-04 16:42
蛇咬伤现状与危害 - 春夏季节蛇类活跃,城市中蛇类出没频率增加导致蛇伤事件频发 [1] - 我国每年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其中毒蛇咬伤人数为10万至30万 [1] - 毒蛇咬伤可导致局部组织破溃、全身过敏反应、重症破伤风(病死率近100%)及全身中毒死亡 [1] 毒蛇咬伤应急处理 - 被咬后需避免剧烈活动,立即拨打120并记录蛇的特征(形态/颜色),可拍照但禁止追打或捕捉 [2] - 需摘除受伤部位戒指等受限物品,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禁止使用止血带、切割伤口或迷信方法 [2] - 无毒蛇咬伤且创口较小可清水冲洗,若出现恶心、意识丧失需立即侧卧或心肺复苏 [2] 医疗救治关键措施 - 医院通过观察伤口形态、血标本检测及生命体征监测,进行抗过敏或抗感染治疗 [3] - 部分医院储备眼镜蛇、五步蛇等抗蛇毒血清,患者应优先选择有血清的医疗机构 [3] - 抗蛇毒血清需针对性使用(如抗蝮蛇血清对眼镜蛇毒无效),剂量由医生综合判断 [3] 蛇类活动预防建议 - 进入草丛、溪边等区域需穿高帮鞋靴、长裤,行走时用长棍"打草惊蛇"并避免夜间活动 [4] - 户外休息地需谨慎选择,不主动招惹蛇类,基层医疗条件有限需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4]
赛伦生物: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赛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6:19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2] - 保荐机构与赛伦生物签订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备交易所 [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 - 督导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履行各项承诺 [2] - 督促公司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51% [9] - 归母净利润4429万元,同比增长14.23%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02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3.12% [9]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12.23%,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10]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13.89% [10] 研发进展 - 抗蝰蛇毒血清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 [17] - 抗蜂毒血清提交Pre-IND材料,准备正式IND申请 [17] - 眼镜蛇毒快速检测试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7] - 抗狂犬病血清工艺改进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并投入生产 [17] 核心竞争力 - 抗蛇毒血清系列产品为国内独家特效抢救药品 [11] -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破伤风抗毒素升级产品,副反应更低 [11] - 拥有毒素蛋白质组学研究等8项核心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 [11][12] - 具备应对突发性生物毒素公共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 [12] -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提高药物可及性 [12] 风险因素 - 核心技术泄密可能导致产品市场地位下降 [5] - 马匹供应短缺风险,供应商数量较少 [6] - 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依赖抗蛇毒血清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6] - 马匹免疫失败风险,可能影响血浆供应 [7] - 存货主要为马血浆,若使用效率下降可能导致减值 [8] 募集资金使用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36亿元,余额6.04亿元 [18] - 主要用于特效新药研发、急救网络服务和厂房扩建项目 [18] - 募集资金使用合规,不存在违规情形 [18]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合计持股比例未披露具体数据 [19] - 相关人员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