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型规模效应

搜索文档
美团的饭碗不好抢
远川研究所· 2025-02-26 21:04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外卖于2月11日正式上线,初期聚焦北京地区,主打"品质堂食餐饮"定位,为新入驻商家提供全年免佣金政策[2][3] - 公司宣布为全职骑手承担五险一金全部成本(含个人缴纳部分),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政策自2025年3月1日起逐步实施[4] - 上线一周即覆盖全国39个城市,部分城市单量增长超100倍,主要依托达达秒送完成配送[14][15] 行业竞争动态 - 京东社保政策引发行业连锁反应:美团声明已在试点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宣称2023年起为"蓝骑士"缴纳社保[2][4] - 外卖行业采用"全职专送+众包兼职"双轨制:美团专送订单占比40%(高线城市更高),众包占60%,专送平均配送时长35分钟显著快于众包的54分钟[18][24] - 美团闪购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超50%,2023年体量达京东到家的3倍,即时零售成为行业新增长点[51][68] 商业模式与挑战 - 外卖行业存在"蜂窝型规模效应",需逐个城市攻坚,难以快速复制扩张[37][38] - 履约成本高企:美团2020年披露1P订单单均配送成本7.38元,每单亏损0.03元[20] - 运力结构矛盾:745万美团骑手中仅11%(81.95万)全年接单超260天,但专送骑手仍是保障服务质量的核[22][24] 战略意图分析 - 京东外卖本质是即时零售防御战:通过高频外卖业务积累运力,应对美团闪购对3C数码(占京东营收60%)和快消品(占即时零售60%GTV)的侵蚀[54][57] - 公司历史布局存在时间错配:京东到家早于美团闪购3年成立,但战略重心多次转移导致先发优势丧失[65][69] - 当前选择品质路线差异竞争:要求入驻商家具备实体店且大众点评评分≥3.8分,侧重连锁品牌而非中小商户[33][34] 市场格局演变 - 抖音外卖2022年切入市场后进展不顺,2023年GMV目标下调并频繁调整组织架构[12][13] - 美团持续强化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活跃商家超1000万,年活用户近7亿,骑手规模达饿了么近2倍[40] - 低价成为行业主旋律:美团"拼好饭"将客单价压至10-15元,饿了么同步测试低价频道,与京东品质路线形成反差[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