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为契约教养法
icon
搜索文档
修复亲子关系、签订契约,专家建议暑假这样帮孩子管好电子产品
新京报· 2025-07-21 12:30
暑期未成年人电子产品使用问题 - 家长普遍担忧电子产品影响孩子专注度、学习能力及接触不良信息,易引发亲子矛盾 [1] - 专家指出过度使用虚拟世界会导致未成年人现实感缺失,需培养对电子产品的掌控能力而非被奴役 [2] - 学校通过心理课堂、家长课堂等方式培养健康手机使用素养,强调家校共育防沉迷 [2] 未成年人网络风险与法律保障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范不良弹窗信息、网络欺凌防治及各方防沉迷责任义务 [3] - 未成年人面临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欺凌、隐私泄露、深度伪造欺骗及电信诈骗等风险 [3] - 部分未成年人被诱骗参与电诈活动,需警惕"低投入高回报"兼职陷阱 [3] 电子产品沉迷的心理诱因 - 亲子关系不睦是孩子沉迷手机的诱因之一,青春期缺乏沟通渠道加剧虚拟世界依赖 [4] - 电子产品使用与厌学、休学形成恶性循环,游戏易获得成就感导致时间投入增加 [4] - 学生出现上课注意力分散、与家长冲突等行为问题,需修复亲子关系而非单纯没收设备 [4][5] 互联网的积极价值 - 互联网可拓展视野,接触专业讲座、自然风光及AI技术,打破时空限制 [5] - 网络社交满足情绪需求,AI同伴角色弥补精神空虚,朋友圈互动提升存在感 [5] - 学生能识别AI内容缺乏人文性,教师借此鼓励真实情感表达 [5] 家长管控策略 - 行为契约教养法建议提前约定使用时长、内容范围及风险应对措施,家长需以身作则 [6] - 充实假期安排(博物馆、运动、旅行攻略)减少电子依赖,奖惩结合培养自控力 [6] - 避免将学习填满全天,需通过亲子运动等"他律"方式提升关系及管控能力 [7] 网络保护与教育观念转变 - 禁止触网不符合数字时代需求,应营造健康网络环境而非简单隔绝 [8] - 威胁打骂式管教会导致亲子破裂甚至法律风险,需以引导关爱方式培养上网习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