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改投
icon
搜索文档
十二家产投机构沪上结盟?共组农投会掘金农业“牛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4:43
农业投资趋势转变 - 农业投资正迎来“牛市”,行业趋势是首要考量,关键布局期在当下两三年 [2] -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政策东风下,农业产业升级窗口进一步打开,机遇持续十余年 [2] - 资本态度从观望到逐步靠拢,破冰已经开始 [2][4] 科技赋能与认知破冰 - 硬科技持续渗透是打破农业“靠天吃饭”刻板印象的关键,无人机、智能农机等智慧农业成为重要载体 [5] - 用4.0工业赋能1.0农业,可使农业产业快速跃迁到至少3.0 [5]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年作业量超过26亿亩次 [7] 产业投资策略与品类选择 - 品类的选择是避免重资产与同质化竞争的前提,例如在猕猴桃上栽跟头却在蓝莓上获得成功 [8] - 品牌是破局关键,例如广东荔枝以“东方爱情果”新定位重塑形象打开高端市场 [9] - 必须用工业化思维系统推动农业发展,将新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9] 资本运作模式变革 - 资本端核心驱动力是“补改投”,从传统资金“补贴”转向“股权投资” [12] - 产业基金注重资金循环和回报,追求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构建“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13] - 未来五到六年,基金化将成为涉农资金的主流运作方式 [15] 政府角色与平台生态构建 - 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和“给钱方”转变为“陪跑员”与“服务者”,尝试为企业匹配科研资源并协助对接高端渠道 [15][17] - “农投会”平台由市场化投资与产业服务机构携手地方农业投资平台联合发起,旨在打造协同生态 [18] - 阿拉丁控股从能源转向农业被视为重要风向标 [19] 区域产业发展路径 - 上海着力打造“精品农业”之路,不追求面积规模而是聚焦价值提升,用工业思维绣农业之花 [30][31] - 大型国企在资源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双重身份和体系内协同试图打通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 [33][35][36] - 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是突围路径,通过统一品牌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并依托电商直播基地拓展销售 [39][40] 民营企业参与与挑战 - 民营企业在细分领域寻找确定性,参与规模化运营时资金链是主要挑战之一 [37] - 农投会等形式有助于整合资源,推动标准化与规模化复制 [37] - 部分新成立的农业平台公司对农业和市场认知有限,不敢试错,转型升级需要观念引导与培育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