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秦安 一颗蜜桃香四季
经济日报· 2025-07-31 10:21
秦安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半湿润气候区,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最适栽 培区之一。当地种植蜜桃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秦安的"齐桃"和"二格子"蜜桃曾作为贡品而远近闻 名。目前,秦安县是西北最大的旱地桃集中栽培区,全县蜜桃栽植总面积10.25万亩,2024年产量12.5万 吨,产值8.1亿元。其中,设施桃总产量约390吨,产值1170万元。 优化品种结构 每年6月中旬开始,甘肃秦安蜜桃陆续成熟,当地种植的数十种早、中、晚熟鲜食蜜桃品种将持续 供应到9月下旬。以前吃到秦安蜜桃,只能是这个时间段。"去年以来,我们引进新型智能日光温室和冰 点恒温保鲜技术,探索设施桃种植模式。"秦安县果业局局长魏胜昌告诉记者,从12月份到次年5月份通 过反季节生产、6月份到11月份通过冰点恒温保鲜库贮存,从而实现秦安蜜桃四季供应。 在秦安县刘坪镇邓坪村,已经种了30多年桃子的邓成来在自家桃园里忙碌着。"我有10亩桃园,种 了42个品种。"前几年获评"农民高级农艺师"职称的邓成来对新技术、新品种情有独钟,"要提高种桃子 的效益,就得不停探索,品种丰富可以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新技术能增加产量、节省人工"。 近年来,秦安县 ...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731
英大证券· 2025-07-31 10:01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74点前高附近面临较大压力,8月市场面临中报业绩变脸、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但阶段趋势未破坏,回调后仍有向上动力,操作上适当控制仓位,逢高减仓涨幅大个股,逢低吸纳优质成长股和蓝筹股;中期A股将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4][12] 周三市场综述 - 沪指在3600点震荡整固,行情未明显走弱,结构性机会丰富,操作上避免追高题材股,留意板块轮动 [2][5][11] - 周三早盘三大指数低开后分化,沪指半日收涨,深成指和创指偏弱;午后跳水,尾盘回升,沪指收红,深成指和创指绿盘报收 [5][11][13] - 行业上采掘、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上可燃冰、水产养殖等涨幅居前,数字货币、麒麟电池等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8443亿元,沪指涨0.17%,深成指跌0.77%,创业板指跌1.62%,科创50指跌1.11% [6] 周三盘面点评 - 船舶制造板块大涨,某船吸收合并某重工获监管同意,重组消除同业竞争,巩固船海主业,中国船厂在本轮周期竞争力强,未来市场份额将保持稳定 [7] - 消费股走强,外需不确定,内需是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消费刺激政策多,降低存量房利率利于释放消费潜力,可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等方向及折扣零售公司,部分农业股也值得关注 [7] - 农业股走强,外部不确定下内循环和国家安全重要性提升,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政策支持大、需求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8] - 文化传媒板块上涨,2023 - 2025年对该板块多次预判准确,目前海内外AI模型进步,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受益,2025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前景好 [9][10] 后市大势研判 - 周三指数跳水因获利盘和套牢盘抛出,但尾盘拉升显示市场承接力强,技术面沪指收在3600点上方,短期均线多头排列,深成指和创指也回升,短期趋势未走坏 [3][11][13] - 短期市场在3674点面临压力,8月市场不确定性多,情绪趋于谨慎,虽阶段趋势未破坏但仍有反复,操作上控制仓位,高抛涨幅大个股,低吸优质股 [3][4][12]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4][12]
智慧种植结硕果
经济日报· 2025-07-31 06:20
农业产业的创新,既离不开技术层面和种质资源的创新,也需要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产 品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带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整体优化。无论粮食生产还是果蔬种植,在气候条件和土 地规模等基础要素无法实现重要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农业生产都可能会触碰到效益天花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秦安蜜 桃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实践,正是在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现代科技持续赋能下,越来越多像秦安蜜桃一样的传统农业将会焕发出新活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也将 结出累累硕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因此,现代农业对创新要素更加倚重,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和新业态、新理念、新 模式的探索实践,有效带动增产增收,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特别是像秦安蜜桃这样产业基础、技术 基础和市场基础都相对较好的传统果品产业,既面临果树老化、病虫害多发等自然规律导致的普遍性问 题,也需要积极应对消费需求、市场变化等新情况,在种植结构、生产条件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秦安蜜桃的转型升级,不仅是在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农业科技支撑、经营机 制完善方面 ...
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专家昆明共议农村发展与减贫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5:26
上合组织农业政策对话 - 会议围绕农村发展、减贫合作、智慧农业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1] - 参会方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家农业部门代表、企业、商协会及科研院所专家 [1] 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农业 [2] - 发展品牌农业,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提高整体竞争力 [2] - 促进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高质量发展 [2] - 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愿成为经验分享者和务实合作者 [2] 上合组织农业合作挑战 - 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有限等环境挑战 [2] - 各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单产差异较大 [2] - 优先方向包括推动农业创新与技术成果交流、打破农产品贸易壁垒、深化基础设施区域合作 [2] 家禽养殖产业发展 - 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带动农村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绿色转型的作用 [2] - 未来发展需重视基础设施投资、采取可持续方式、加强小农户支持 [2] 柬埔寨农业减贫措施 - 推动现代农业社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市场化、技术驱动转型 [3] - 通过农业官员任命提供农村技术支持和推广 [3] - 实施融资计划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 [3] 缅甸农业合作方向 - 可借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印度农村小型电网、泰国可持续发展经验 [5] - 重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开展区域合作 [5] - 利用区域协同效应与中国、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邻国合作 [5]
加速构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1] - 政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支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构建农产品消费良性生态系统 [2] 金融支持与流通优化 -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存在冷链物流覆盖不足、品牌营销薄弱、产销对接不畅等梗阻,需资金与技术双重赋能 [2] - 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产地集配中心,配备分拣检测设施,形成产地集配-区域冷链-城市配送的闭环系统 [2] - 开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专项产品,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2] 数字技术与电商赋能 - 推动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联合培养"农民主播",建立直播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见基地、直播看生产" [3] - 电商平台对优质农产品给予流量倾斜,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球" [3]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挖掘农产品文化及体验价值,结合体育赛事、文化节庆配套建设特色展销体验区 [3] - 开发"赛事+美食""非遗+特产"主题线路,实现游客"看得见过程、带得走产品" [3] 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 - 农产品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需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形成政策与产业合力 [3] - 通过金融支持、数据赋能、产业链增值激活消费潜能,支撑乡村振兴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3]
大禹节水与葛洲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7-30 13:41
据大禹节水消息,7月30日,大禹节水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旨 在切实把握历史机遇,共同推动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利水电工程、智慧农业与智慧水利、 城乡供排水、智慧水务、现代化灌区、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水利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深度合 作。 ...
托普云农拟设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深耕智慧农业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7-29 23:48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稷元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算法开发、公共数据平台及数字技术服务 [1] - 新设子公司是围绕主营业务丰富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实力的重要举措,符合业务发展规划 [1] - 通过子公司可集中资源突破算法开发、数据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瓶颈,加速AI技术与农业场景深度耦合 [1] 行业与技术发展 - 公司专注于智慧农业领域,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2] - 公司将精研农业AI,构建AI驱动的三大核心系统:"天、空、地"感知监测系统、模型算法决策系统、智能农机执行系统 [2] - 技术布局旨在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环节瓶颈,提升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2] 专家观点 - 独立运营体系能更灵活对接科研机构与客户需求,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化落地"的创新闭环 [1] - 此举有助于强化公司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先发优势 [1]
平陆运河风物志㊲丨龙武往事知多少
广西日报· 2025-07-27 10:24
这是一段百多年前的创业往事。 1880年,钦州市灵山县大塘村乡绅劳员外,带领4个儿子在灵山首开规模化种植荔枝先河。他们在龙武石山下开辟荔枝园,这里南临钦江,土地平整开 阔,得天独厚。劳氏父子从岭南各地引种优质品种,荔枝园渐成气候。1900年,4兄弟在荔枝园兴建新居,历时21年方告落成,这就是龙武庄园,又称"新大 塘"。 龙武庄园以规模宏大、建筑精良闻名,是民国时期灵山"四大塘"(四座富甲一方的大庄园)之一。近日,记者来到这所百年庄园探访,迎接我们的是年 过七旬的颜宏业。 颜宏业的父亲曾是龙武庄园雇工,她和丈夫自2008年以来一直看守庄园,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以前大门是传统的'拖栊',门板用的是进口铁 木,一扇有250公斤重;前院两边各有一座法式小洋楼……"随着老人的回忆,一座精心建造、中西合璧的庄园浮现在眼前。 据说,当年劳氏兄弟不仅从广州请人设计图纸,对建筑过程更是精益求精。他们招聘工匠,要求"慢工出细活",每天磨砖超过10块的一律落选。庄园借 鉴客家围屋布局,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方正的"回"字,坐落在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中,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 参观龙武庄园,首先被其雄浑霸气的外观所震慑。其外墙高 ...
科技重塑江淮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02
农业科技赋能成果 - 2024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836.9亿斤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189.5万吨同比增长0.3%蔬菜产量2717.4万吨增幅3.3% [1] - 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1] 智能农业装备发展 - 合肥智慧农业谷研发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检测机器人可检测42种土壤指标将检测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 [2] - 合肥智慧农业谷已推出农业MEMS传感芯片草莓采摘伴随机器人智能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装备 [3] - 合肥现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近80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2024年营收约76亿元同比增长9.7% [3] - 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达7207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农业生产信息化率52%居全国首位 [4] 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 芜湖中联重科峨桥智慧农场采用"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方式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精准管理 [5][6] - 安徽省已建设智慧农(牧渔)场314家应用场景1490个综合节本增效10%至20% [7] - 滁州民之源鹅业实现种鹅智能化养殖通过自动控温投料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7] 种业科技创新 - 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筛选出32个大豆新品系蛋白质含量提升9%以上单产提升10%以上 [8] - 科技谷汇聚4所农业高校和4家种业领军企业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 [9] - 安徽省2024年通过国审主要农作物品种193个居全国第二收集种质资源4.6万份居全国第三 [10]
“丰”景如画!寨岗镇东升村早稻飘香收割忙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农业生产情况 - 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东升村仁禾家庭农场的200亩早稻迎来丰收 [2][3] - 农场精心挑选"泰丰优 208"杂交稻品种,该品种食味佳、适应性强且丰产性高 [6][7] - 农场采用"鸭稻共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鸭子活动促进水稻生长并控制病虫草害,粪便增肥土壤 [8][9][10] - 今年早稻预计收成约13万斤 [23] 农业科技应用 - 农场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肥和喷洒农药,3小时可完成200亩作业,相比人工效率大幅提升 [14][15][16] - 采用机械化收割,4至5天可完成200亩早稻收割,速度快且质量高,减少粮食损耗 [18][19][20][21][22] - 通过无人机飞防、机械化耕作等高效作业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1][12] 销售与效益 - 农场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供应渠道,推动优质大米进入市场 [24][25] - "鸭稻共存"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