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壁垒
icon
搜索文档
白电龙头何以建立规模壁垒?
长江证券· 2025-05-15 16: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10] - 行业内重点公司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海信家电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11][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龙头地位源于不同发展阶段逐步强化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渠道和产业链优势,二者在空调市场形成双寡头格局,新品牌难撼动其地位,行业集中趋势将延续,鉴于中国空调保有率有提升空间,美的和格力将持续受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竞争力:积跬步以至千里 - 2023年格力和美的销售量市场份额合计约55%,空调业务收入分别达1512亿元和1611亿元,国内空调销量分别为2979万台和3004万台,远超行业第三名海尔 [19] - 不同发展阶段,产品、渠道与产业链优势权重逐步提升,企业巩固竞争力构筑业务体量形成规模护城河 [21] 产品优势:积水成渊,深根固柢 - 20世纪90年代,格力和美的坚守质量和服务,以技术自研奠定领先地位,格力实施“精品战略”,美的升级售后服务政策,确立质量口碑 [22][25][26] - 格力和美的具备需求洞察能力,推出划时代产品,引领多元功能成高品质空调标签,且以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在众多国产品牌中脱颖而出 [30][37] - 2000年代初价格战期间,格力和美的凭借品牌溢价维持不错毛利率,价格战尾声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提升均价,2008 - 2012年,格力和美的空调均价累计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市场 [47][51] 渠道优势:八方通达,水到渠成 - 格力和美的构建“自建专卖店 + 销售公司”线下渠道,美的率先布局线上,格力紧跟,二者依托产品和服务保持龙头地位 [53][56] - 格力和美的专卖店“下乡”占领低线市场,受益于“家电下乡”政策,2008 - 2013年,格力和美的空调内销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21.2%和15.2%,内销份额分别增长10.1pct和3.8pct [57][58][59] - 格力联合经销商建立区域股份销售公司,采用淡季返利和非现金返利政策,稳定出货,提升渠道稳定性;美的采用“T + 3”运营模式,开展线下渠道改革,提升利润空间和内销份额 [66][70][81] - 2014 - 2020年我国空调线上渠道零售量占比从9.9%提升至51.9%,美的积极布局线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连续8年保持空调线上销量份额第一;格力自2019年起加快线上建设,构建“新零售”模式,线上销量份额快速追赶 [89][95] 产业链优势:环环相扣,百川到海 - 家电制造原材料占比超80%,美的和格力原材料成本占营收比重超50%,二者向产业链上游布局,强化对原材料和零部件掌控,优化成本结构 [98] - 格力布局六大核心板块,美的在家电核心零部件领域积累深厚,加速海外供应链布局,二者在原材料上涨周期中毛利率降幅逐步收窄 [101][105][112] 规模护城河:风雨不动安如山 - 2023年格力和美的单台空调成本分别为2257元/台和2348元/台,成本优势明显,且人效表现亮眼,优于二线白电企业 [116] - 截至2024年底,格力和美的累计申请专利分别为114527件和130144件,雄厚研发资金支持构建技术城池 [119] - 规模优势使龙头企业具备价格调控能力,美的2019年发起价格战,龙头实现以价换量且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利润,未来龙头发起价格战意愿不强,空调行业高度集中格局难撼动 [121][127] 投资建议:把握厚植优势的白电龙头 - 格力和美的凭借产品、渠道和产业链优势形成双寡头格局,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培养用户粘性,新品牌分羹市场面临挑战,推荐美的集团、格力电器 [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