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激励
搜索文档
别再搞一哄而上的“人工智能+”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1
政策核心导向 - 国家明确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坚决避免无序竞争和一哄而上 为行业健康发展划定红线 [1] - 要求各地和各行业因地制宜推进“人工智能+” [1] - 产业发展需坚持循序渐进和合理布局 避免盲目投资建设 [1] 历史经验与警示 -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行业在发展初期曾经历野蛮生长 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供需失衡 [1] - 资金和人才快速涌入但缺乏统筹规划 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拖慢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 产能扩张速度若超过需求释放速度 将抑制产业良性发展并违背政策初衷 [1] 可持续发展路径 - 产业规模扩张需与技术突破、应用落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结合 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1] - 政策支持需从“规模激励”走向“质量导向” 提升精准性并避免重规模轻质量 [2] - 应引导各地重视实际发展效益 而非仅仅追逐投资额和建设数量等量化指标 [2] 差异化发展策略 - 推动各地立足自身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 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态势 [2] - 需结合各行业特点 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 针对性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深层次需求与高价值场景 [2] - 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差异化布局和务实应用 让“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