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论文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男性的子宫,在医学论文里长出来了
虎嗅· 2025-05-08 16:04
医疗学术不端现象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发表的子宫肌瘤护理论文显示80名受试者中有55名男性,该论文因学术不端被知网下架,涉事护士被记过处分、降级并取消五年晋升资格[2] - 同类"妇科疾病男性患者"现象在多篇妇产科论文中出现,涉及子宫肌瘤、宫颈癌等疾病,显示该问题非孤立事件[3] -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承认审稿流程存在漏洞导致学术不端论文发表,已辞退涉事编辑并整改[4] 论文生产机制缺陷 - 论文数据错误可能源于病例系统导出时混淆纳入标准(如男性乳腺增生患者被误录)或直接套用模板未修改性别变量[7][8] - 期刊三审三校及同行评议环节未能发现低级错误,导致问题论文被知网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并形成"学术污染"[9][10] - AI错误引用造假论文生成"男性可患子宫肌瘤"的虚假结论,显示学术造假衍生连锁影响[11][12] 医学界论文发表压力 - 2021年下半年国家卫健委通报310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其中144起涉及论文代写代投和数据买卖,占比近50%[14] - 职称评定强制要求发表论文,中国1100多种医学期刊年发表量近10万篇,核心期刊586种[17] - 医学生因规培繁忙延误投稿,面临期刊版面排期至次年、加急发表费用超4万元的困境[18][19] 学术黑灰产业链 - 论文代写中介形成完整产业链,提供从代写到快速发表的"一条龙"服务,收费高昂[19][21] - 国际期刊发现多篇论文使用相同实验图片(如带划痕钢尺),揭露"论文工厂"模板化生产模式[22][24] - 代笔公司利用AI编造数据并分段生成论文,低级期刊成为造假重灾区[25] 学术评价体系改革 - 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学术不端入罪,打击论文买卖和数据伪造行为,建立征信黑名单制度[27][28] - 建议破除"唯论文"评价机制,推行多元化科研评估以减少功利性造假[29] - 现行职称制度将论文数量与薪资晋升直接挂钩,刺激医生过度追求发文量[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