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演进与安全底线的博弈

搜索文档
看上去很美,用起来很难,汽车全隐藏式门把手终于要被禁了
36氪· 2025-09-25 18:08
△时代周报记者AI制图 太阳底下无新事,隐藏式门把手也是如此。早在1950年代,它就已被应用于赛车。在分秒必争的赛道,降低风阻、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隐藏式 门把手正是出于对赛车性能的极致追求。 在汽车电动化时代,部分车企将这一设计包装为"续航助手"。实际上,它对续航的帮助微乎其微。当功能价值薄弱时,符号意义却被放大——汽车全隐藏 式门把手更多在于塑造科技感与身份认同。 全隐藏式门把手常被吐槽"看不见、摸不着、打不开",如今将退出汽车市场。 9月2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车门把手 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作出详细规定,并明确要求:每个车门都必须配备带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并为其预留明确的操作空间。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特别提到,为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 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 这意味着,已广泛流行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将走向终结。从一度被追捧为智能符号、美感标志,到如今出清市场,"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这一遭遇转变 折射出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