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集体诉讼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股民诉讼潮下的“护身符”,今年258家上市公司密集投保董责险
华夏时报· 2025-05-28 16:36
董责险市场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的数量从2020年的184家攀升至2024年的419家,2025年以来已有258家发布购买公告 [2] - 新《证券法》与新《公司法》的施行强化了公司治理层责任,推动董责险渗透率快速提升 [3] - 与国际市场相比,A股董责险投保率仅24%,远低于欧美市场的普及水平及中国香港市场的80% [8] 政策与法律驱动因素 - 新《公司法》明确董监高忠实义务标准,并立法鼓励投保董责险,要求董事会向股东会报告保险内容 [3] - 新《证券法》确立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大幅提高上市公司及董监高诉讼风险 [3] - 2024年证监会查办违法案件739件,处罚1327人(家)次,罚没款达153.42亿元,凸显监管趋严 [3] 典型案例与投保动机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中,共保方最终赔付700万美元,免赔300万美元,成为市场教育案例 [4] - 旗滨集团等公司明确表示投保目的是降低独董履职风险,优化治理效能 [4] - 金通灵、美尚生态因财务造假遭集体诉讼,被告包括董监高及中介机构共24名和20名 [3] 保单结构与市场动态 - A股董责险常见保单限额为5000万元与1亿元,2025年最低800万元,最高2亿元 [5] - 泽达易盛案调解赔付2.8亿元,但其投保限额仅5000万元,专家建议保额不低于1亿元 [5] - 费率整体降至0.3%-0.4%,部分低于0.3%,因市场竞争激烈及客户降本需求 [7] 保险行业承保策略 - 1亿元以下保额可由单一保险公司承保,超过则需共保分散风险,华泰、平安等头部公司可单独承保2亿元 [6] - 保险公司需加强风控模型与科技应用,优化条款设计并控制累积风险 [6] - 部分险企盲目进入市场导致价格恶性竞争,需审慎规划业务以避免赔付率冲击 [7] 投保考量因素 - 费率定价综合考量行业环境、财务状况、股价表现、高管稳定性及诉讼历史等因素 [7] - 海外扩张或聘用海外员工的公司可能面临差异化费率 [7] - 专业保险机构建议为上市公司定制承保方案,实现价格与保障平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