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

搜索文档
北大录取通知书被指出两处错误
券商中国· 2025-08-06 22:49
8月6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引发关注。北京大学回应称将接受网 友建议并反馈相关部门,后续将研究改进。 网友在帖中提出的第一处问题为录取通知书中的"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该网友认为,此 句存在"句式杂糅"问题,"决定""录取""入""学习"多个动词叠加,且"录取"不可接兼语结构,建议修改为"我校 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 第二处争议语句为"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其存在"语序不 当"和"用词不当":一是"准时"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到校报到"前,而非时间状语前;二是"准时"通常对应具体 时间点,而"八月十八日"为一天时间范围,建议将"准时"改为"按时",表述调整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 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针对网友质疑,8月6日,记者咨询北京大学,工作人员回应称,感谢网友提出的建议,将及时向学校招生办反 映相关情况,后续将研究如何改进。 百万用户都在看 A股重磅!时隔十年,两融再破2万亿! 刚刚,暴涨!美国"重大声明"曝光! 集体飙涨!上海,重大发布! 多重利好,刷屏!刚刚,见证历史! 突然, ...
“失范”的语言不能失控(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让孩子"好好说话",不仅要修筑堤坝,也需做好示范。家长老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区分表达的优与 劣、雅与俗,用正确方式抒发价值诉求。通过文化浸润,让孩子参与深度阅读、学会批判性思考,找回 语言审美与自我表达的意义,他们才能成长为有思想、能共情的个体。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多一分则噪、少一分则寂,恰到好处方能引起共鸣。抵制网络黑话,不是拒绝新的 网络用语,而是拉好文明的缰绳,让青少年在干净的语言环境中,葆有对文化的敬畏、对文字的尊重。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好好说话",感受文字世界的意蕴万千、美妙绝伦,亦在语言流动中找寻人类永恒 的情感和智慧。 (摘编自《安徽日报》) "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生造词语,对成语、歇后语等造成冲击;"神马""童鞋"等谐音梗,充斥着错 字、别字;"绿茶""恐龙"等形容词,带有贬义和人身攻击色彩……近年来,一些网络黑话在青少年群体 中传播,引发关注。 语言失了分寸,好比脱缰的野马。当"失范"的语言遇到成长的孩子,危害更加明显。有的词语用法混 乱,能熟练用烂梗造句,却对经典文学一无所知。有的思维简化,习惯了短平快、碎片化的表达,丧失 了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有的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