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贝尔科学奖
icon
搜索文档
满屏都在羡慕日本,中国的爆发期即将到来
虎嗅· 2025-10-15 16:21
日本政治局势 - 日本首相职位更迭频繁,石破茂任职仅一年后卸任 [1][2] - 高市早苗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因公明党结束与自民党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而受阻 [3][4] - 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与国民民主党计划联合推出首相候选人,三党议席总数超过自民党 [5][6] - 自民党内部提出由石破茂重新担任首相、高市早苗出任自民党总裁的“党政分离”方案 [7] 日本诺贝尔奖成就与分析 - 2025年日本学者在医学奖和化学奖上获奖,近25年内日本共诞生22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含3名美籍) [9][10] - 日本学术成就归因于1995年制定实施的《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每五年制定一期规划,重点加强基础研究 [35][36][37] - 日本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比达14.6%(2023年数据) [38] - 日本政府调整府学关系,赋予大学高度自治权,如京都大学奉行“自由的学风”,学生可自由转换院系学科 [42][44][46][47]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高达30%,其座右铭为“真正重要的发现,往往需要等待” [49][50] - 2010年后日本科技政策转向“问题解决型”思路,2025年版《科学技术创新白皮书》承认基础研究能力下降与科研人才不足问题突出 [52][54] 中国科技研发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研发总支出超过6000亿美元,绝对值追平美国 [16] - 2024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为全球第一 [18] - 中国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总经费比例为6.9%(2024年数据),低于日本14.6% [38][39] - 中国基础研究存在四大短板:投入力度不足、重大原创性成果偏少、科研环境有待优化、基础研究人员比例不足(均值16.3%,理想值24.4%) [59][60][61][62] - 中国已推出“破四唯”“破五唯”政策,并改组科技部,将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等划入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优化顶层设计 [64][66][67] - 2025年中国基础研发经费目标比例为8%以上 [63] 未来诺贝尔奖展望 - 诺贝尔奖评委邹晓冬指出当前科研评审标准过于注重文章和影响因子,建议科学家探索空白区域进行原创性工作 [56] - 根据“诺贝尔科学奖产出双门槛模型”,中国可能在2030年左右迎来诺贝尔奖爆发期,2035年后获奖数量将增多,2050年或超过日本 [7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