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全链条追责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对越博动力造假追责至第三方,筑牢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8:39
核心观点 - 证监会首次对财务造假全链条进行追责 包括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 释放强监管信号 [1][2] - 越博动力2018~2022年通过虚构销售、虚假出售资产等手段虚增营收利润 被处以3080万元罚款 关键主体面临8~10年市场禁入 [2] - 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主体于某、贺某分别被罚200万元和30万元 打破其"配角免责"幻想 [2][3] 案件细节 - 越博动力造假手段包括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虚假出售资产 导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3080万元 两名关键主体被采取8~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 - 第三方主体通过控制或联络多家公司配合虚假业务 首次被纳入追责范围 [2][3] 行业影响 - 案件警示上市公司虚假繁荣终将崩塌 诚信经营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3] - 第三方参与造假形成的复杂利益链条被打破 监管明确无论角色大小均需担责 [3][4] - 全链条追责机制为中小投资者构筑更周全保护屏障 提升市场公平性透明度 [4] 监管趋势 - 财务造假被视为侵蚀市场公平效率的"癌细胞" 此次处罚是构建健康市场环境的关键步骤 [4] - 未来违法违规成本将显著提高 合规经营成为市场主体唯一可行路径 [4] - 投资者追责对象扩展至造假帮凶 信息真实性改善将稳固市场信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