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市场

搜索文档
加快保险资管产品发展 业界期待统一政策出台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行业发展趋势 - 保险资管机构应积极拓展财富管理市场 重点培育高净值客户 扩大资金来源和销售渠道 丰富产品类别 开发工具类产品 并提供资产配置咨询服务[1] - 资管新规落地 "房住不炒"政策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 非标转标背景下资金端寻求产品替代 居民财富从住房和存款转移 个人养老三支柱入市构成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三大主线[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规模从2019年末1.25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3月末3.45万亿元 年化增速达57.02%[2] - 行业组合类产品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自营及理财(占比51%)和保险公司(占比40%)[2] 投资业绩表现 - 近三年股票型及混合型保险资管产品平均回报较高 除指数增强型产品外收益分化明显[2] - 固收类产品表现稳健 近三年纯债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跑赢公募基金:中长期纯债型保险资管产品三年收益率中位数15.73% 高于公募同类产品11.34% 短期纯债型保险资管产品三年收益率中位数12.05% 高于公募短债基金10.05%[2] 竞争优势分析 - 负债端资金来源相对稳定 资金久期较长 在风险控制、长期资金管理及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具有相对优势[2] - 投资范围更加广阔 可投资最高占比不超过35%的非标债权类产品[2] 发展挑战与劣势 - 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且多为系统内保险资金 私募产品性质对个人投资者门槛较高[3] - 渠道力量相对薄弱 主要受历史监管不允许代销影响 而公募基金通过银行、券商及第三方渠道销售占比较大[3] - 产品代销处于起步阶段 合作模式和能力建设仍需持续深耕[3] 政策环境与建议 - 行业面临税负优惠不均问题 保险资管产品股票打新被认定为B类投资者 配售比例低于基金及养老金[4] - 建议统一资管行业财税政策 将公募基金税收优惠扩展至其他资管产品[4][5] - 呼吁放开年金、社保基金对保险组合类资管产品的投资限制 实现公平竞争环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