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贴息打款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和“潮汕女首富”合作4年,“让我亏了近2000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8-22 14:32
合作背景与项目启动 - 丸红电子与立讯精密关联公司立德精密于2020年9月签订《原物料采购合同》,邮件约定年订单量2000万件,预计净利润率20%,年利润贡献约400-500万元[3] - 供应商基于邮件承诺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模具研发和设备采购,测算量产后可实现稳定收益[3][7] 订单执行与实际履约差异 - 实际订单量严重缩水:三年累计需求量预估7094万件,实际出货仅1786万件,达成率仅25%[4] - 项目亏损近2000万元:截至2024年7月,项目收入3022万元,支出5390万元,库存383万元[4] - 订单呈现季节性波动:2022-2023年订单集中在5-12月,年中存在长达半年的空窗期,导致人员流失严重[19][22] 技术变更与生产条件约束 - 立德精密在2020年12月单方面变更产品规格,大幅提升技术难度,导致供应商需重新投入研发[11] - 要求生产线迁入立讯精密园区:先后搬迁至青皇园区和集团总部,涉及设备拆装、精度调校及高成本人员调配[15] - 生产团队组建成本高昂:技术员月薪溢价20%(1万元→1.2万元),组建30余人团队并承担额外运营成本[15] 资金压力与账期条款 - 采用"贴息"收款模式:签订供应链保理协议后账期从90天延长至150天,提前收款需支付年化12%利息[27] - 累计支付利息136万元:截至2025年4月,结算货款3700万元中扣除利息136万元,包括模具款延迟支付产生的22万元利息[29] - 付款周期人为延长:2024年10月底供货的账款因年终盘点调整,付款时间延至2025年7月,实际账期超8个月[28] 法律争议与商业关系 - 合同条款存在争议:原合同规定需求预估无约束力且可单方面变更订单,但邮件约定的具体数量可能构成补充协议[5][8] - 立讯精密否认直接责任:声称与立德精密为独立企业,未与丸红电子直接签约,但供应商指出项目人员均使用立讯邮箱及标识[31][34] - 潜在商业报复行为:2025年4月立讯精密被指要求共同客户终止与丸红电子的合作[35] 行业影响与人力成本 - 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项目从30余人团队缩减至2人,涉及研发和技术人员,凸显制造业专业人才储备困境[30] - 中国制造业优势受冲击:技术研发与操作人才集中在中国,但合作模式可能导致人力资源价值被低估[30] - 供应商生存压力加剧:现金流枯竭影响其他国际订单(日本、德国客户),反映中小制造企业对大客户依赖的系统性风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