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支持证券(ABS)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ABS发行近85亿元,两极分化下,消金机构猛抢融资“话语权”
北京商报· 2025-06-11 23:21
公司融资动态 - 马上消费金融拟发行"安逸花"2025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ABS 发行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 优先档8.5亿元(优先A档7.75亿元 优先B档0.75亿元) 次级档1.5亿元由公司自持 [1][2] - 本期ABS资产池涉及23.37万户借款人25.87万笔贷款 初始金额11.8亿元 未偿本金10亿元 借款人平均未偿余额0.43万元 数码产品和装修贷款占比超52% [4][5] - 公司2024年资产总额655.60亿元 负债521.36亿元 所有者权益134.24亿元 营业收入151.49亿元 净利润22.81亿元 贷款余额615.44亿元 较2023年下降8.57% [6] 行业融资趋势 - 2025年已有4家消费金融机构发行6期ABS 总规模84.58亿元 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均增长 包括中原消费金融30亿元 马上消费金融20亿元 海尔消费金融15亿元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19.58亿元 [8] - 行业ABS发行两极分化明显 马上消费金融累计发行15单ABS规模220.11亿元 部分机构未获发行资格或获批后未发行 [9] - 监管部门政策支持推动ABS发行 人民银行提出研究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 推动资产范围扩容 [8][12] 融资模式分析 - ABS通过打包个人消费贷款形成资产池 发行证券实现风险转移和融资目的 其他融资方式包括金融债 股东存款 同业拆借等 [11] - 低成本资金获取能力是衡量消费金融公司竞争力的关键维度 直接影响定价权和盈利能力 [1][12]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资本补充面临考验 需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如支持优质公司公开上市 [12][13]
一家400亿的公司要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10 22:21
美国太阳能公司Sunnova破产事件分析 公司概况与现状 - 美国前三的太阳能公司Sunnova准备申请破产,市值从高峰60亿美元暴跌96%至2000多万美元[1] - 公司2024年总收入8.4亿美元,净利润-4.48亿美元,负债高达85亿美元[1] - 股价从2025年初以来下跌96%,目前不足20美分[1] 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成立于2012年,2019年上市时总装机量572兆瓦,成为美国第二大住宅太阳能公司[3] - 采用"能源即服务"(EaaS)模式,客户签20年购电合同,前期零成本安装[6] - 商业模式实质是金融运作:70%资金来自资产支持证券(ABS),30%来自税收抵免基金[8] - 已发行ABS总额58亿美元,占其总债务大部分,远超行业老大Sunrun的30多亿美元[8] - 拥有34只税收抵免基金,吸引Meta、Amazon等科技巨头和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投资[7][9] 扩张与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19年1.3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8.4亿美元,增长6倍[3][4] - 管理光伏发电量达3吉瓦,拥有44.4万客户,占美国TPO住宅太阳能市场40%份额[3] - 但自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超15亿美元,2024年亏损额达4.48亿美元[4] 破产原因分析 - 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ABS发行困难,债券利率从5.75%升至14%,利息支出占收入25%[11] - 加州政策调整导致光伏安装申请量暴跌47%,损失1.4亿美元预期收入[11] - 特朗普威胁取消《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增加政策不确定性[11] - 美国提高光伏组件本土制造比例至60%,进口面板成本骤增18%[12] - 做空机构质疑其商业模式为"庞氏骗局",被迫回购400万美元违约贷款以降低违约率[13] 行业现状 - 美国住宅太阳能安装量2024年同比下降12%,2025年预计继续下滑[13] - 2023年后行业已出现数百家光伏企业破产,包括SunPower、Titan等知名企业[13] - 行业面临融资困难、补贴削减、关税上涨三重压力,整体风险加剧[13] 公司最新动态 - 2024年四季度亏损超预期,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14] - 无力偿还8亿美元债券的2350万美元利息,进入宽限期后达成延期偿付协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