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面包产业模式
搜索文档
这个江西小山城,「烤」出300亿面包产业
36氪· 2025-10-06 21:06
江西烘焙产业现象 - 江西作为内陆省份,诞生了鲍师傅、泸溪河、詹记、麦香人家等多个知名烘焙品牌,正在中国烘焙界占据重要地位[3][4] - 该现象起源于1987年,江西退伍军人张协旺和洪涛利用部队学到的面包技术开设"鹭江面包店",开业第一年净赚3万元,而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002元[6][7] - 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传帮带模式,张协旺免费传授技术,带出300多个徒弟,包括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的父母和泸溪河创始人黄进[7][9] 产业规模化发展 - 江西资溪县常住人口不足10万,却向全国输出了近5万人的烘焙大军,在全国1000多个城市开设1.6万家面包店,年创产值近300亿元[13] - 资溪面包产业被列为县政府首位产业,政府投资300万开设面包培训学校,提供"面包贷款"支持,并由面包协会联合法院、工商、公安等部门为经营者兜底[10][11] 市场竞争策略 - 采用抱团作战模式,老乡间通过方言确认身份后相互支持,包括选址、进货、装修等环节[10] - 通过扎堆推爆品策略集体销售桃酥、小贝、红枣糕等产品,凭借广泛的门店网络引领全国面包潮流[10] -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鲍师傅依靠自主研发的爆款产品崛起,行业每5年洗牌一次的危机意识推动持续学习[12] 行业影响 - 江西在烘焙领域掌握了重要话语权,采用传统的传帮带模式抵御了资本潮起潮落的影响[16][17] - 这种发展模式使江西在烘焙这个烟火气十足的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弥补了其在经济话题热度上的不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