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赶海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为追跳跳鱼,一男子被“封印”在海滩上 赶海时,这些事项要注意
央视新闻· 2025-08-14 22:07
赶海活动风险事件 - 浙江温州龙港市一名首次赶海男子在琵琶山附近滩涂追赶小螃蟹和跳跳鱼时陷入淤泥难以自拔 需消防员与众人合力拉出转移至安全区域 [2] - 广西北海红树林一家三口赶海时遭遇天气突变被海浪卷走 造成1人不幸遇难 [5] - 厦门五缘湾沙滩近期有3名游客被水母蜇伤 出现红肿 刺痛等症状 [7] 危险海洋生物威胁 - 芋螺外表艳丽常被误认为无害贝壳 但能瞬间释放致命神经毒素 [12] - 海边常见蜇人水母包括海蜇 紫纹海蜇和箱水母 海蜇触须毒素引起剧烈疼痛和皮肤红肿 紫纹海蜇毒素导致严重皮肤灼伤感和红肿 [12] - 蓝环章鱼毒液含河豚毒素 微量即可致命 被咬伤后数分钟出现剧烈疼痛 麻痹 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 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12] 安全防护措施 - 赶海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被礁石 贝壳刮伤或被水母蜇伤 被蜇伤可用海水冲洗并用镊子清除触手 严重需就医 遵循不碰不熟悉生物 不碰黏液 不碰刺状结构三原则 [8] - 避免进入未开发或警示区域 避开河口 红树林边缘 潮间带滩涂等淤泥出现处 特别要避开有水渗出或看起来特别光滑的区域 [3] - 了解当地潮汐时间 选在退潮后1小时至涨潮前1小时之间进行 一旦潮水回涨应尽快返回 被困时保持冷静报警求助 不要盲目下海回游 [5] 遇险自救方法 - 不慎陷入滩涂 泥潭 沼泽时应尽量扩大身体接触面控制下陷速度 双脚陷落则身体后倾跌下 张开双臂分散体重使身体浮于表面 随后接近干燥地面或攀扶树根 草丛借力移动 [3] - 有人同行时应躺着不动 等待救援人员抛救援绳或伸长竿拖拉脱险 [4] - 谨防离岸流 其一般离海岸30至40米 没有浪花 颜色较深 速度极快表面平静 遇险时不要逆流而返 应朝与海岸平行方向横向游离 阻力大则放松身体随波逐流 至外海浪稳后平行游一段再回岸 [7]
赶海欢乐多,这些风险也要注意
新华社· 2025-07-16 15:47
赶海安全隐患 - 不明地形和潮汐规律导致被困海中 7月上旬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3名赶海者因不熟悉环境且未关注潮汐时间 深陷淤泥需消防员15分钟营救 [2] - 缺乏防晒防护导致中重度晒伤 湖南男孩3小时暴晒后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并伴随高烧 经湖南省儿童医院治疗后缓解 [2] - 水母蜇伤风险高 辽宁大连某海滨浴场去年夏季一周内多人被蜇伤 青岛市立医院专家指出毒液可引发灼热瘙痒剧痛 极端情况导致过敏性休克 [2] 科学防护方法 - 提前查询海域地形和潮汐时间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建议穿戴救生衣并多人同行以互助 [4] - 高指数防水防晒霜需提前半小时涂抹并覆盖所有暴露部位 每2小时补涂前需蘸干海水 物理防晒同样重要 [4] - 水母蜇伤后禁用淡水冲洗 应使用专用溶液或干净海水/沙子处理 并尽快就医 [4] 科研与安全建设进展 -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制出水母蜇伤解毒剂 靶向毒力酶可缓解红肿瘙痒丘疹等症状 [5] - 日照等海滨城市设立赶海安全示范区 通过电子屏发布潮汐信息并安排巡逻人员 [7] - 部分社交媒体网红赶海视频展示冒险行为引发电议 专家呼吁平台加强危险内容审核与限流 [7] - 沿海地区增强应急救援力量 配备摩托艇和救生设备 民间与官方救援结合提升效率 [7]
绷紧安全弦 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共同守护孩子暑期安全
央视网· 2025-07-06 13:20
暑期儿童交通安全 - 暑期7、8月份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全年总数的22 93% [7] - 监护人看护不到位导致儿童交通事故伤害占比超六成 [5][7] - 典型事故案例:安徽铜陵枞阳县男孩在非机动车道玩耍被电动车撞倒 [5] 海边游玩安全风险 - 广西北海发生8岁儿童被水母蛰伤案例 [9] - 赶海需穿戴防护装备并避开礁石区、珊瑚礁密集区等危险区域 [12] - 三不碰原则:不碰陌生生物、海洋生物黏液、刺状结构生物 [12] 海洋环境风险防范 - 赶海需提前查询潮汐表并选择风平浪静天气 [17] - 警惕潮汐变化和离岸流等环境风险 [15] - 台风或暴雨天气严禁下海 [17]
暑假开启,小海鲜伤人事件频发!赶海防护必看→
央视新闻· 2025-07-06 13:12
海边游玩潜在风险 - 赶海时未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装备易被礁石、贝壳刮伤 导致流血 [1] - 儿童因防护不足被水母蜇伤 案例显示广西北海一名8岁女童手臂红肿 [1] 水母的危险性及应对措施 - 水母伞状体带刺细胞 接触皮肤会导致红肿发炎 严重时可引发头晕或休克 [3] - 我国海滨城市常见海月水母 其口腕毒素是主要致伤原因 [3] - 被蜇伤后需用海水冲洗 硬物清除触手 严重者需就医 [6] 其他高危海洋生物 - 蓝环章鱼毒性极强且耐高温 不可食用 [6][9] 安全赶海原则 - 避开礁石区、珊瑚礁密集区等危险生物藏匿处 [10] - 遵循"三不碰"原则:不碰陌生生物、黏液及刺状结构生物 [10] 环境风险警示 - 潮汐变化迅速 半小时内裸露地面可能被淹没 需提前查询潮汐表 [11] - 离岸流表面平静但流速快 遇险时应保持镇定随流漂出 勿逆流消耗体力 [11][13] - 赶海需选择正规景区 避免台风暴雨天气下海 [11]
守护儿童假期安全 这些知识要牢记
央视网· 2025-07-06 04:47
暑期儿童安全风险 - 暑期7、8月份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全年总数的22 93% [9] - 因监护人看护不到位导致的儿童交通事故占比超60% [7][9] - 儿童突然窜出马路是乡村路段、坡路、弯道的主要危险行为 [4][6] 交通安全监管要点 - 监护人需严格履行出行管理和安全教育法定义务 [9] - 机动车驾驶人需在交叉路口、弯道等路段加倍谨慎 [6] - 安徽铜陵和浙江绍兴案例显示儿童横穿非机动车道易引发碰撞 [4] 海滨游玩安全准则 - 广西北海案例显示水母蛰伤可导致手臂红肿 [10][12] - 防护需遵守"三不碰"原则:陌生生物、黏液、刺状结构 [13] - 需避开礁石区、珊瑚礁密集区等危险生物藏匿点 [13] 海洋环境风险防范 - 赶海前须查询潮汐表并选择正规景区 [16] - 台风预警或暴雨天气严禁下海 [16] - 需警惕离岸流和潮汐变化等环境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