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足球赛事普及与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苏超”爆红给足球产业带来哪些启示?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第一财经· 2025-06-05 22:19
赛事热度与经济效益 -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三轮比赛观众场均15025人,比第一轮翻一番,超过中甲联赛上座率,徐州、盐城主场均超2万人 [1] -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流量,端午小长假后金陵体育(300651.SZ)、共创草坪(605099.SH)连续三天涨停 [1]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端午节后江苏省景区预订同比2024年增长305% [6] 经济基础与城市竞争力 - 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城市GDP100强且前80,苏州全国第六、南京第十,常州2023年迈入GDP万亿之城,全省共5座万亿城市 [3] - 全国百强县前十中江苏占6席,前百占24席,昆山连续20年居首,前五名中江苏占4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 [4] - 江苏13市市域人口均超300万,11市城区人口超100万(含县级市昆山),南京、苏州为特大城市 [5] 赛事模式与行业启示 - "苏超"通过"造梗大赛"结合城市荣誉推动热度,带动足球与地域文化、旅游经济深度融合 [1][3] - 国内大量中小城市缺乏优质足球赛事供给,体育场馆使用率低,"苏超"模式有效激活闲置资源 [8] - 赛事推动文旅增量,多地推出门票减免和美食活动,形成"体育+文旅"联动效应 [6] 足球普及与职业发展 - "苏超"提高足球普及率,为职业足球梯队提供球员上升通道,可能发掘晚熟球员 [9][10] - 联赛设计"上有通道,下有入口"平台,衔接职业足球与青训,通过高水平赛事锻炼球员 [10] - 赛事可促进群众体育参与度,培育足球群众基础,整体推动足球事业发展 [10] 可复制性与推广潜力 - 专家认为"苏超"模式可在其他省份复制,经济基础(如GDP富可敌国省份)和交通设施(高铁网络)是重要支撑 [11] - 地级市大型体育场资源丰富,通过赛事可提升设施利用率,形成区域性体育经济生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