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跑楼小孩
icon
搜索文档
“跑楼小孩”貌似小赢实则多输
北京商报· 2025-08-04 23:57
行业现象分析 - 深圳华强北等地出现未成年人以"跑楼小孩"身份承接外卖配送的"最后垂直百米"任务 每单收费1—2元 这些孩子多为10—14岁的暑期放假学生 [1] - 未成年人成为外卖员的"平替" 主要因其熟悉楼宇地形且收费低廉 能帮助外卖员规避因写字楼复杂地形导致的超时风险 [1] - 该现象表面形成多方"小赢"局面:家长认为孩子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体会赚钱不易 孩子通过劳动获得零用钱 外卖员提升送餐效率 [1] 运营模式特点 - "跑楼小孩"模式在外卖服务链条中属于新增环节 缺乏商业协议和法律规范 形成服务责任真空 [2] - 配送过程中涉及未成年人从外卖员手中抢单以及彼此竞争 给未成年人带来身心压力 [1] - 该模式突破了传统外卖服务中平台-商户-骑手的责任链条 导致消费者权益保护出现漏洞 [2] 法律合规问题 - 该活动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因涉及交通风险和陌生人接触等安全隐患 [2] - 缺乏明确的安全责任主体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责任归属模糊 [2] - 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错送、晚送、餐品损坏等问题 但缺乏有效的追责机制 [2] 社会影响评估 - 现象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实践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核心争议在于被低估的安全风险 [3] - 虽然锻炼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等初衷良好 但实际运营中存在权责边界模糊和监管盲区 [3] - 涉及未成年人的商业活动需要优先确保合法性、安全性和规范性 [3]
【西街观察】“跑楼小孩”,貌似“小赢”实则“多输”
北京商报· 2025-08-04 22:30
近期,深圳华强北等地出现一群未成年人以"跑楼小孩"身份,从外卖员手中承接"最后一百米"的送餐任 务,每单收费1—2元。 这些小孩多为暑期放假的学生,年龄在10—14岁之间。因为写字楼复杂的地形导致外卖员超时风险高, 而孩子因熟悉楼宇、收费低成为外卖员的"平替"。 乍一看,这似乎是个让各方"小赢"的方案。孩子的家长多在附近做生意,在家长眼中,孩子代送外卖既 能锻炼身体打发时间,又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体会赚钱的不易。 孩子用这样的暑期实践取得报酬,攒下零用钱,去满足自身的小愿望。配送小哥则节省了时间,与孩子 合作完成"最后一百米",提升了送餐效率。 然而,"小赢"背后的风险却不容小觑。无论是"跑楼小孩",还是近期被频频热议的"体育外卖"新风口, 因为涉及未成年人,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外卖工作,表面看着简单,实际上要抢时间、拼体力。根据媒体报道,这些孩子们既要从外卖小哥手里 抢单,还要彼此之间竞争拿单,无形之中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 "最后一百米",虽然距离不远,但孩子们不可避免地要在路边停留,要在不同楼宇之间穿梭。送单与时 间赛跑本身已具危险性,即便配送小哥会留存家长电话以备沟通,一旦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