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icon
搜索文档
苏厦“主副场”跨省远程评标 打破时空壁垒 提升协作效率
苏州日报· 2025-08-17 08:03
跨区域合作模式 - 苏州与厦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主场加副场模式完成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主场为厦门 副场为苏州[1] - 两地通过长三角远程异地协调系统搭建云端评标室 实现高清音视频实时交互和在线文件查阅[1] - 合作基于本月签署的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书 系两地在该领域的首次深度联动[1] 评标效率与流程 - 项目评标仅用5小时完成 打破时空壁垒使跨区域协作效率大幅提升[1] - 评标全过程遵循阳光交易准则 专家抽取 文件传输 意见表决等环节实现动态留痕和全程可溯[1] - 评审工作保障公开透明 确保项目在规范框架内有序推进[1]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苏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与规范化建设[2] - 计划拓宽与省内外地区合作维度 建立健全日常沟通联动机制[2] -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协作效能助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2]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14:23
优化评标专家比例和抽取流程。为防止评标过程"主场化"倾向,保障评标评审公平公正,《通知》对主 场评标成员比例设定了上限,明确主场成员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总人数的一半;若招标人指派代表参与 评标的,应安排在主场评标,并计入主场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同时,评标过程采取"副场+专家"的双 随机抽取模式,副场场所抽取依托"济南市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副场抽取程序"或"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远 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进行;评标专家抽取则严格依据其所属地省级有关管理规定执行,避免了人为因 素干扰,保障评标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加强应急保障和特殊情形处理。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政策在坚持常态化推行的同时,针对特殊情形项 目,建立了"招标人申请—行政监督部门确认"的管理机制。例如,必须专家现场查看样品的项目,或因 专业特殊、技术要求复杂、有特殊评标要求的项目,经申请确认后,可不采用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保 证了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同时,加强应急保障,防止网络技术故障、现场特殊情况等因素影响评标工作 的正常开展。 据了解,《通知》明确了三项重要举措。 分级分类设置跨区域类型。根据项目规模,《通知》设置了跨省和跨市远程异地评标标准,按照"大型 项目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