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越鸿沟
icon
搜索文档
车载显示“一夜红海”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9:48
车载显示市场概况 - 全球汽车显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38.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47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4.7% [2]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同比增长6.2%,其中前装市场出货量2.02亿片,同比增长9.5% [2] - 行业呈现"高增长与低利润并存"的结构性困境,竞争焦点从规模扩张转向差异化能力 [1][4][13] 市场驱动因素 -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推动智能座舱需求爆发,单车屏幕数量及尺寸显著提升 [6][7]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16%,3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达69.82% [7] - 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革新为多屏联动提供技术基础,HUD从高端选配转向中端标配 [7][9] 竞争格局与挑战 - 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等面板巨头加速转向车载业务,利用高世代产线进行"降维打击" [8][9] - 价格战加剧:HUD产品平均单价从971元降至837元,部分企业连续三年亏损 [9] - 供应链重构:面板厂与车企加速"去Tier 1化",直接合作研发趋势明显 [10][11] 头部企业战略差异 - **京东方**:采取"生态赋能"策略,覆盖a-Si/LTPS/OLED/Mini-LED全技术路线,产品矩阵涵盖智能座舱全场景 [18] - **天马微电子**:聚焦LTPS LCD技术窗口期,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30%,推出电子后视镜等创新产品 [19] - **TCL华星**:绑定比亚迪/德赛西威等核心客户,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25%,重点布局Mini/Micro-LED [20][22] - **跨界玩家**:极米科技通过投影技术切入车内外交互场景,华阳集团HUD出货量突破100万套 [23] 技术演进方向 - LTPS LCD逐步替代传统a-Si技术,成为车载显示主流方案 [19] - Mini-LED、OLED、透明显示等新技术加速上车,如京东方55英寸透明OLED天窗 [18] - 投影技术(极米)、虚拟全景显示(华阳VPD)等非传统屏幕方案兴起 [23]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与车企/Tier 1深度绑定关系,贯穿研发至服务全周期 [15] - 差异化技术创新能力,满足车规级定制化需求 [15] - 成本管控与终端厂商战略协同的综合能力 [16]
港股概念追踪|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保持增速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9:29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1-2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同比去年5月同期增长16%,较上月同期 增长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23万辆,同比增长9%。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高工汽车数据,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抬头显示面板(HUD)上险车交付量 达356万辆,同比增长超55%,渗透率从2023年的11%提升至16%,2024年12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7.4%。 舜宇光学(02382):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在车载镜头方面,重申舜宇仍是行业龙头,增长优势 明显,憧憬其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而激光雷达、智能车灯及抬头显示(HUD)都可能成为新增长动力, 看好舜宇维持领先行业地位。 车载显示屏港股: 京东方精电(00710):京东方精电有限公司是TFT液晶显示器的全球领先开发商,公司的核心业务主 要是汽车显示器和工业显示器,BOEVx是京东方汽车显示器业务的唯一销售平台。作为京东方集团的 唯一车载显示平台,京东方精电在产能、技术及客户方面占据优势。公司积极布局新一代智能座舱显示 技术,其BDCell、AMOLED等高端显示技术获得市场认可,已收获多个车厂订单。 信利国际(00732):2024年累计 ...
中金 | 车载显示:HUD跨越鸿沟加速渗透,虚拟全景显示驱动交互革新
中金点睛· 2025-05-29 07:35
中金研究 在汽车智能化逐步下沉的当下,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核心组成部分,迎来快速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应用。其中,HUD产品渗透率持续 提升,中国厂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逐步提升市占率。虚拟全景显示作为车载显示领域的又一重要技术创新,随着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的发布 有望加速落地。我们看好头部车载显示屏及HUD厂商的投资机遇。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Abstract 摘要 HUD跨越鸿沟、加速渗透,国产化率逐步提升。 根据高工汽车数据,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HUD上险车交付量达356万辆,同比增长超55%,渗透率 从2023年的11%提升至16%,2024年12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7.4%。 我们认为,按照"跨越鸿沟理论",HUD市场已突破16%的早期采纳者阈值,技术扩散正 从线性增长转向指数级增长,有望逐步覆盖早期大众与晚期大众。 在技术方案上,当前HUD市场以W-HUD为主流,但AR-HUD凭借沉浸式交互体验快速 渗透;TFT-LCD因成熟度高、量产成本低,占据95.8%的市场份额(高工汽车数据,1Q25)。 在供应端,中国HUD厂商凭借更优越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 本土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市场 ...
大模型的 5 月:热闹的 30 天和鸿沟边缘
晚点LatePost· 2024-05-29 22:00
"Mayday" 可直译为 5 月天,它也是国际通用的无线电求助信号。当飞机有坠落危险时,飞行员会对着对讲机大喊 "Mayday"! 这个 5 月,可能是 ChatGPT 发布至今大模型行业最热闹的时候:OpenAI、Google、微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中美两国公司至少举办了 13 场与 大模型相关的发布会,介绍了 10 多款新模型,拿出了一堆新产品。 热闹中的风险与失望是:不少从业者认为技术没有重大进步。 OpenAI 本月新发布的 GPT-4o 处理语言的能力停留在 GPT-4 水平,被期待已久的 GPT-5 仍未登场。 多模态成为顶尖 AI 公司的技术焦点:从 OpenAI、Google 到微软,发布能同时处理语音、图像,甚至理解现实世界的模型。但这些能力支持的产品 和应用都还在 Demo 阶段,没正式发布就引出了侵权、隐私隐患等各种麻烦。 唱衰大模型创业机会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有一个观点:如果语言能力的进化速度变慢,"这波热潮就到头了"。 "没什么令人兴奋的。" 一位在中国大公司带队研发大模型的人士说,一系列发布会让他更相信,开发能力更强的小模型才是未来。 一位 AI 创业者说 GPT-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