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后管理制度
搜索文档
时隔11年自贸区条例重新修订 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谋划 “无缝衔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解放日报· 2025-09-28 09:34
条例修订背景与目标 - 新修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于9月25日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自9月29日起施行,这是对2014年首部条例时隔11年的首次修订 [1] - 修订旨在系统性、集成式地固化上海自贸区十多年来的改革创新举措,向境内外经营主体展示发展成果和信心,继续发挥其在全国的“头雁”示范引领作用 [1] - 修订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谋划,其新颖性体现在专设“第八章边境后管理制度”等章节标题上,直接对标CPTPP高标准的国际经贸协定 [1] 制度创新焦点转变 - 制度创新焦点实现重要突破,从过去侧重“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流动监管,延伸至“边境后”阶段的国内经济运行规则 [2] - “边境后”制度涵盖环境保护、劳工标准、数字贸易、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数据开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诸多领域 [2] - 新条例凸显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致力于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无缝衔接”,尤其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表现明显,如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动跨境技术交易 [2] 数据与投资贸易便利化 - 在数据领域将实施以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为核心的数据安全合规出境机制,并按照国家部署推动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 [2] - 条例总结固化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等相对成熟的制度经验 [2] 金融开放与创新 - 金融领域从过去侧重“金融服务”转向“金融开放”,标志着金融制度型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 - 修订明确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要素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以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核心的跨境金融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 [3] - 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特色,条例明确支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相关措施 [3] 人才与产业发展 - 条例系统梳理了自贸试验区吸引境内外人才创业、工作的政策及服务保障措施 [3] - 为强化科技引领,将不断加大全球优秀人才集聚力度,实行更加便捷的外国人出入境、停居留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办理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手续的绿色通道 [3] - 在全产业链发展方面,条例明确了新形势下上海自贸试验区产业布局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