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迁总部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收购上纬新材,获得比亚迪、上汽支持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9-05 11:46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 - 比亚迪与上汽集团相关主体成为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出资人,该合伙企业是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的收购主体之一 [2][3] - 此次工商信息变更发生在2024年8月26日 [3] - 智元机器人对上纬新材的并购发起于2024年7月 [3] 创业大佬姚颂职务变动 - 知名创业者姚颂于2024年7月29日离任东方空间的董事职务 [5][6] - 姚颂凭借深鉴科技的创业成名,并曾发起设立投资机构SEE Fund以及创立东方空间 [6] - 此次离开东方空间,推测其将继续创业 [7] 源码资本投资知存科技 - 源码资本于2024年6月26日成为初创芯片设计公司知存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9][10] - 通过无锡源存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源码资本在知存科技的持股比例达到93.1276% [10] - 源码资本创始人曹毅对TMT行业有深度理解,近年来积极布局芯片与AI领域 [11] 清华教授汪玉投资无问芯穹 - AI领域创业公司无问芯穹于2024年7月28日发生工商变更,清华教授汪玉进入公司股东序列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14][16] - 汪玉的产业地位被认为对无问芯穹乃至中国AI行业是重大利好 [16] 初创公司迁总部融资模式 - 部分初创公司通过变更注册地(即“迁总部”)配合地方政府返投落地来完成融资,而非完全依靠企业实力或财务业务数据 [18] - 企业的注册地变更和注册资本增加信息可在企查查等平台查询,从而推断其融资模式 [18] - 有自媒体文章提及多家车规MCU创业公司均采用迁总部融资的策略 [18] 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关系紧张 - 部分两三年前市场知名的高估值项目,若近期无新融资,可能存在与投资人的诉讼或创始人股权冻结情况 [20] - 股权冻结可能由触发了投资协议中的回购条款导致 [20] - 存在个别投资机构对其基金内多数被投企业均提起诉讼的案例,这可能反映出基金管理人或基金LP层面存在问题 [22]
迁总部融资,像吸du一样爽
叫小宋 别叫总· 2024-12-16 11:32
政府与投资机构的招商返投模式 - 一级市场中存在政府出资给投资机构并要求项目返投落地的混同现象 政府通过机构投资时要求项目方将业务或注册地迁至当地以换取资金支持 [1] - 返投落地形式包括设立壳公司 建立非核心业务子公司 部署产线以及最受重视的总部迁移 总部落户通常涉及注册地变更或新设控股主体 [2] 地方政府对总部迁移的偏好 - 地方政府积极争取企业总部落户因其能显著提升当地GDP 税收贡献和上市公司数量 这些是重要政绩指标 [3] - 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时直接询问企业总部落户可能性 形成供需关系 促使创始人将总部迁移作为融资谈判筹码 [4] 企业总部迁移的融资策略 - 成熟企业通常在发展中期(如第5年)启动"迁总部轮"融资 结合现金流改善预期和上市规划 换取政府支持保障后续发展 [5] - 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被迫提前至成立3-4年时启动总部迁移融资 因商业模式未验证即需资金补给 [6] - 相比市场化融资的严格尽调流程 政府主导的"迁总部轮"审批更宽松 但消耗企业稀缺的迁移机会 [7][8] 过早迁移总部的潜在风险 - 初创企业在未成熟阶段迁移总部可能导致后续融资工具枯竭 因总部频繁搬迁会损害政府信任度 [4][8] - 行业中存在大量成立5-7年仍未盈利的企业 过早使用总部迁移融资可能陷入持续性资金困境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