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示范区
搜索文档
电动汽车成“充电宝”,车主获收益,探访漓江“零碳供电所”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20:47
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 漓江核心景区建成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近零碳示范区,景区内1200艘竹筏完成“油改电”并投入运营[1] - 完成13处跨江电力线路整治,还原漓江美丽面貌[1] - 电动竹筏每年减少碳排放2493吨,相当于70公顷红树林年碳汇量[3] 零碳供电所技术系统 - 兴坪供电所通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双向充电桩、储能设备及直流用电设备协同运行,构建绿色高效可靠的直流供电体系[1] - 系统核心包括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直流配电柜、双向逆变器、储能装置及双向充电桩,清洁能源汇流至750V直流母排后降压使用[1] - 电能自用有余时通过双向逆变器转换后供所内交流负载或反送大电网,形成具备三个电源点供电的微网结构,极大提高供电可靠性[2] V2G技术与充电设施 - 供电所配备V2G双向充电桩,可提供20千瓦快速充电,并实现电动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在用电高峰时段用户可返销电能获得收益[2] - 双向充电桩相比单向设备成本随规模化应用而降低,量越大越便宜,旨在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板[2] - 引入最高输出功率120千瓦的移动充电车,10分钟可为车辆补充约100公里续航,缓解旅游旺季充电需求激增问题[3] 项目运营成效与影响 - 自2025年1月运行以来,供电所总用电量约82,000度,其中光伏发电67,000度,不足部分通过外购绿电填补,实现全所范围用能“零碳排放”[3] - 电动竹筏提升游客体验,带动绿色旅游经济,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1.2万元跃升至6.5万元[3]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1000万辆,但具备V2G功能的车辆与充电设施仍占少数,需推动市场化机制和电价政策激励用户参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