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2G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车网互动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无锡成功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7-31 19:57
车网互动政策与战略价值 - 车网互动核心是以能量互动为目的、信息互动为手段的双向协同模式,需产学研协同构建生态体系[3] - 电动汽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三重角色:保供"战略预备队"、能源转型"搬运工"、调峰调频"平衡器"[19] - 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政策支持与试点经验将加速车网互动实质性突破[32] 技术演进与标准体系 - 车网互动技术演进分五阶段:无序→区域自治→需求响应→主动调控→智能双向充放电[14] - 当前技术瓶颈包括车桩通信标准缺位、涉网安全体系不完善,需加快制定V2G国家标准[25] - 智慧车联网平台已形成"一个平台+N类负荷+M类服务"的互动模式,实证实现百万千瓦级负荷调控[19] 商业化路径与市场潜力 - V2G技术已具备生产力条件,双向模块成本趋近单向模块,电池寿命覆盖整车周期[16] - 预测2027年实现百万级常态化放电车辆销售,2030年突破千万级规模[16] - 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至15%时,运营商边际收益可覆盖V2G改造成本[31] 数据平台与系统建设 - 深圳充电桩密度高但平均利用率不足8%,需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打破信息壁垒[22] - 自主研发的时序预训练大模型可实现冷启动省份两周内快速部署[31] - "省-地-站-桩"四级SAAS架构支持换电站实现3-7秒级精准调频响应[31] 用户行为与场景优化 - 慢充桩是车网互动关键载体(占比近80%),用户充电行为模式与心理预期影响参与度[28] - 分时电价激励效果最佳,1%负荷转移仅需约5%用户参与[28] - 建议构建"无感化协同控制"体系,通过轨迹-功率双特征聚合优化充电行为[28] 行业协同与试点实践 - 无锡e-PARK实证平台完成国内最大规模V2G放电测试,提供全要素验证范本[25] - 需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生态,通过多主体联动破解系统性难题[32] - 电网企业与社会各界协同创新可发挥体制优势,攻克V2G关键技术瓶颈[34]
插电混动汽车进化论:经济性带来持续繁荣,但终将因技术革命改变
五矿证券· 2025-07-21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插混汽车市场因经济性迎来繁荣,增速连续3年多超纯电动汽车,但随着纯电补能效率提升,经济性成插混市场长期繁荣关键 [1][38] - 插混汽车分PHEV和EREV两类,传统车企优化PHEV产品,新势力采用EREV路线并与纯电技术融合共享 [1] - 结合产品技术趋势和消费者用车习惯,插混将持续具备经济性,预计2030年在中国汽车市场占近40%份额,海外市场中美国需求有限,欧洲前景较好 [2] - 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和V2G等技术革命将加强纯电车型经济性,推动其对插混和燃油车的替代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插混汽车市场繁荣背后:经济性是基础 - 插混汽车连续超3年增速超越纯电动汽车,2021年3月比亚迪秦Plus DM - i上市后,插混销售增速一直领先纯电动,销量提升因产品经济性提升 [14][17] - 主流混动技术通过串联工作模式解决通勤油耗问题,串联和串并混联汽车使用串联工作模式时有“两个解耦”,使发动机可工作在最佳经济性状态,国内主要插电混动车型几乎都支持串联工作模式 [26][28] - 纯电补能效率不断提升,插混市场长期繁荣需要经济性支撑,纯电动汽车单车带电量增长、快充网络建设和快充车型渗透,插混汽车相对纯电的经济性成其能否长期存在的基础 [30][38] 中国插混汽车产品和技术演化:PHEV和EREV两极分化 - 成本为王,传统车企PHEV产品方案向DM - i靠拢,传统车企依托技术积累打磨PHEV产品,随着产品迭代,主力车型混动架构向DM - i的P1 + P3双电机加单挡减速器方向靠拢,吉利、奇瑞等车企在主流和经济型车型上推出单挡减速器方案促进销量增长 [39][40] - 完美过渡,新势力从EREV入局混动,和纯电技术共享,EREV在通勤场景有需求和产品力,布置灵活、车内空间有优势,产品结构简单、研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预期EREV和纯电车型平台将深度融合共享 [45][47] - 两极分化,插混技术方案格局基本清晰,插混产品定位处于纯电和燃油车价差之间,PHEV和EREV在电池需求、产品定义和车型尺寸上有明显区分,EREV定位向带备用电源的纯电动汽车演化,PHEV定位向可充电的节能汽车演化 [48][56] 终局展望:繁荣仍将持续,但经济性基础终被技术变革颠覆 - 插电混动汽车典型方案的经济性测算,以PHEV典型的A级轿车应用和EREV典型的C级SUV应用为例,插混相对经济性关键在于用户选纯电车比插混多背负的电池能否被充分利用,测算显示插混对相当比例消费者具备经济性 [59][67] - 不同尺寸汽车分动力总成的份额预测,长期看燃油车将基本被替代,中期小尺寸汽车纯电动有成本优势,大尺寸汽车中北方传统豪华品牌燃油车有一定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插电混动汽车市占率约39%,燃油车占比约14% [74] - 技术变革对插电混动未来需求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和V2G反向充电技术应用可能改变插混和纯电的经济性平衡,充电网络建设对插混影响较小 [76][80] 全球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长期市场预测 - 欧洲车企预计将重启插电混动车型研发,欧洲市场最初插混汽车为应对排放法规,2015年大众柴油门丑闻后放弃深入研发,随着中国市场成功实践,欧洲车企开始重启研发,预计未来数年销量快速增长 [82][83] - 美国市场插电混动车型竞争力不及油电混动,美国插电混动产品定义受政策干扰,用车环境使插电混动充电优势被稀释,油电混动在成本和产业链成熟度上优势明显,插电混动车型未来发展前景有限 [87][89] - 2030年不同动力总成汽车全球市场预测,假设2030年前后新技术有突破进展,纯电动汽车将替代插电混动需求,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万辆增长至4165万辆,动力电池出货量从1097GWh提升至2590GWh [93]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1周)
乘联分会· 2025-07-07 16:36
政策法规 - 六部委推动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标准,鼓励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8][9] - 重庆加强公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明确超限超载定义及治理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11][13] - 上海发布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方案,目标到2027年实现智能充换电站接入虚拟电厂规模180万千瓦,实测可调能力50万千瓦[15][16] 市场洞察 - 2025年5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47.3%,渗透率提升至25.97%[25][26] - 新能源中重卡5月销量15571辆,同比增长184%,渗透率达22.69%,纯电产品为主流[30][31] - 卡车新能源渗透率全面提升,客车中大中客渗透率下滑至42.94%[27][29] 企业监测 - 三一集团推出江山SE636电动重卡,搭载636度电电池,续航500公里,支持800V高压快充,30分钟充电至80%[34][37] - 远程新能源发布星享V7E,售价7.99万起,搭载51.4kWh电池,续航375公里,支持2C液冷超充[38][39] - 庆铃汽车推出庆铃铃坤纯电轻卡,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电池,续航500+公里,15分钟快充[40][42] - 国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48V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