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洋捕捞式执法
icon
搜索文档
21专访|人大教授陈卫东:刑诉法修订应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23:00
民营经济地位与法律保护 - 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就业 [1] - 民营企业面临财产权保护等法律风险,需通过法律修订强化保障 [1] 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刑诉法协同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60-66条明确刑事诉讼相关事项,包括强制措施、涉案财物处理等程序性规定 [3] - 刑诉法修订需与民营经济促进法衔接,避免超范围查封等实践冲突 [4] - 两部法律协同可防止"先查封再甄别"等程序漏洞 [4] 侦查权规范与异地执法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64条禁止"远洋捕捞"式趋利性异地执法 [5] - 建议刑诉法引入"主要犯罪地"管辖原则,完善网络犯罪"实质关联"标准 [5] - 需严格执行公安部异地协作程序,如5人以上询问提前通报等要求 [6] 立案监督与经济纠纷干预 - 现行刑诉法缺乏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需补充规定 [7] - 建议建立立案备案审查制度,要求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报备决定 [7] - 需清理涉企"挂案",对证据不足案件及时撤销或不起诉 [8] 海外利益保护与涉外法治 -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57条要求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应对长臂管辖风险 [9] - 建议司法机关通过涉外协商协助出海企业维权 [9] - 需研究刑事反制手段应对外国干涉制裁 [9] 法治与营商环境 - 构建刑事司法保障体系是实现民营经济平等保护的核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