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役运动员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站上新赛道,退役运动员如何拼(体育大看台)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40
图② 图③ 运动员终有离开赛场的一天,退役转型相当于开启"第二次人生"。近期,上海等地体育部门为运动员举 办退役仪式或开展技能培训,表达尊重与感谢、提供支持与助力。 无论是成绩耀眼的世界冠军,还是更广泛的运动员群体,退役后如何在新赛道上继续打拼?听听他们的 故事。 ——编 者 图①:徐莉佳(右)在拍摄中国帆船帆板队选手。 受访者供图 摔跤运动员黄雅玲—— 婚庆公司蒸蒸日上时,黄雅玲又转换了赛道——去福州开餐厅。"我就是追寻自己的内心,希望走出舒 适圈,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找到独特定位后,餐厅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还开了多家分店。 "人生要有归零的勇气" 本报记者 李 硕 10岁进入体校,14岁进入福建省摔跤队,17岁获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子摔跤50公斤级冠军,22岁因伤 退役……黄雅玲(图②,受访者供图)的运动员生涯不算长。 "谁都想当冠军,但也要正视自己的能力。"退役后,黄雅玲渴望去"闯一闯",也迎来了更丰富多彩的生 活。 起初,她在福建宁德创办了一家婚庆公司。这一选择,来自"我在哥哥的婚礼上客串过主持。" "人生要有归零的勇气。"黄雅玲不怕推倒重来。"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运动员时期背得滚瓜烂 熟的这 ...
从体坛到讲坛——入校实训项目为退役运动员转型探索新路
新华网· 2025-06-19 09:11
退役运动员转型项目 - 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退役运动员入校实训项目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举行结训仪式,23名退役运动员参与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实训,以体育老师身份参与教学[1] - 实训采用"实操+讲座+评测"模式,运动员与骨干教师"一对一"结对,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及赛事组织[3] - 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指导,多部门联合主办,旨在帮助退役运动员转型为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6] 运动员转型体验 - 公路自行车退役运动员刘子新通过实训发现体育老师需具备运动技能、课堂调动能力及榜样意识,远超预期[2][3] - 现代五项退役运动员李湃认识到体育老师需负责带课、活动策划等多项工作,需完成从"自己会"到"让别会"的转变[4] - 中长跑退役运动员周美军从学生称呼"老师好"中获得职业满足感[3] 项目成效与机制 - 结训仪式上4名退役运动员签约四川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开启职业新篇章[6] - 天府新区通过共享教师中心盘活退役运动员资源,采用"先入驻、再培训、后上岗"机制,数十名运动员稳定就业并部分成长为教研骨干[7] - 该区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将学生体质提升、教学满意度纳入考核,与薪酬评优挂钩[7] 转型挑战与建议 - 政策断层体现在教师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与运动员转型需求不匹配[8] - 能力短板包括教育理论、课堂管理及德育融合能力不足,传统培训体系针对性待提升[8] - 体教部门协同机制需加强,学校需求与运动员专业分布存在结构性矛盾[8] - 中学更需体育老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非仅"高精尖"运动技能[9] 政策与行业方向 - 国家体育总局强调体教融合大方向,但需根据运动员特点开辟多元化转型渠道[9] - 天府新区实践表明共享教育模式可有效连接退役运动员与学校需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