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
搜索文档
2026年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苏州执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苏州日报· 2025-11-01 07:07
10月30日,市政府召开2026年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苏州执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面部署各项筹 备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强调,要进一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把本届赛事办成简约有趣、富有 特色、印象美好的青少年足球盛会。 吴庆文强调,苏州是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本届赛事与苏州青少年足球发展目标高度契合。要发 挥赛事带动和溢出效应,进一步浓厚足球氛围、深化体教融合,以赛事为契机,将这届国际中体联足球 世界杯打造成为各国青少年交流互鉴、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 吴庆文指出,要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高效、规范、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要坚 持简约办赛、市场化办赛,统筹各项办赛经费,最大程度发挥赛事经济效益。要坚持安全办赛,严格落 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扎实做好场地设施检修维护,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全力打造安全舒心 的比赛环境和城市环境。要坚持精彩办赛,在赛事流程优化、研学交流、文体旅深度融合等方面做靓苏 州特色。 吴庆文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认领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要 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意识,加强协同配合,确保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力打造精彩纷呈的足球盛 会。 会 ...
青少年魔方运动教学视频《魔方小课堂》公益展播启动
人民网· 2025-10-26 14:19
项目背景与启动 - 《魔方小课堂》公益展播在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初级中学启动,该项目由人民体育和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魔方运动工作委员会联合出品,是"中华少年强·体育影视新时代工程"入库项目 [1] - 项目旨在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魔方运动的趣味和魅力,普及知识技术、推广文化、提升运动热度,让更多中国孩子认识、了解、爱上并学习魔方 [2] 行业价值与需求 - 魔方运动具有益智和竞技并重的特点,有助于青少年手眼脑协调能力训练与发展,在"体教融合"领域有独特应用价值 [2] - 随着中国魔方运动工作委员会成立和赛事活动举办,越来越多学校开展魔方运动,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2] 项目内容与目标 - 《魔方小课堂》共15集,每集约5至8分钟,内容涵盖魔方运动历史文化、赛具种类结构、技术训练体系、常见魔方复原技巧、比赛规则及体教融合价值等系统知识 [6] - 项目旨在推动面向青少年魔方运动教育方法的创新,用小魔方激发大智慧、转动大世界、开启大未来 [6] 地方推广模式 - 富平县正在探索以魔方运动为载体的体教融合创新路径,在全县教育系统内搭建"师资培育-校园普及-赛事检验"的完整链条和"基础培育—平台搭建—文化浸润"的推进机制 [3] - 项目在富平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公益展播,将使魔方运动成为当地"以体育人、以智启慧"的鲜活载体,促进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 [3] 市场活动与影响 - 在启动仪式上,几位在"中国魔方运动巡回赛(富平站)"取得优异成绩的魔方小选手进行了复原表演并分享故事,让嘉宾与师生领略运动魅力和专注、坚韧与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 [6]
目标是冠军的北京五中队 教练姜超:轻松打,也要认真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5 19:18
赛事活动 - 2025三元学生奶北京晚报百队杯青少年篮球赛于10月25日上午在北京和平里第一小学正式开球 [1] - 北京五中队在首战中以31比10击败十一中学,随后又以32比12大胜五十五中学 [1] 团队表现与管理 - 球队主教练姜超拥有职业球员背景,曾为北京首钢篮球队一员,并将其职业赛场的竞争理念和团队协作精髓融入日常训练 [3][5] - 球队坚持每周六次训练,队员凝聚力强,部分队员即使受伤也坚持到场为队友加油 [5] - 学校支持球队发展,新推行“初高中合练”制度,每周安排两次初高中队员共同训练,以加速球队整体进步和提前发现人才 [5] - 球队已向首钢青年队输送几名队员,学籍仍保留在学校,当前U17队中有两名首钢青年队球员 [5] 青少年培养挑战 - 在初中生培养上面临学生学业压力大与专业训练要求保证睡眠时间之间的平衡难题 [5] - 教练建议学生在专业路线和文化课路线上“两条腿走路”,到初三阶段再做最终决定 [5]
探索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路径
新华日报· 2025-10-24 05:30
□ 白新蕾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一系列重要 论述中深刻阐释了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 行动指南。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针对中国体育发展的难点、堵点 问题,提出体育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的一种全方位、全视角的战略举措。"体教融合"由此成为新时代推 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体育应对"中国之问"的一项科学回答,对全面提高我国体育服务能 力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提供有力保障。新时代,体教融合应紧密围绕强国战略目标,深入 探索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强规则:健全体教融合实现的政策法规体系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制度建设涉及教育系统学校、体校、社会俱乐部、家庭、青少年个 人等不同的参与主体,其制度构建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意见》颁布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 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但仍有相关配套制度短缺。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国家体 育总局、教育部等 ...
绘就“同心圆” 这所新疆小学从足球做起
人民网· 2025-10-22 09:41
最近,做了近10年小学足球教练的热哈买提江·菊马义有了新身份,担任"121同心"足球队的教练。 121,指的是他任职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同心,寓意各族球员一体同心。 这支球队都是121小学的毕业生,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柯尔克孜族球员组成。热哈买提江·菊马义说:"因为感恩母校,想念 这个大家庭,孩子们自发组队参加11月举行的'喀什杯'足球赛。" 4月16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第五届中小学足球联赛中,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足球队赢得比赛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队名中的'同心'是全队集体讨论决定的。"121小学校长李磊说,"既代表场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也寓意生活中彼此同心、亲如一家。" 为少年们种下足球梦想的,正是成立于2011年的121小学。建校之初,李磊就将体育视作工作重点,提出"让健康成为学校底色"。李磊 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4月16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第五届中小学足球联赛中,乌鲁木齐市第121小学足球队队员(红衣)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为提升球队竞争力,121小学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面向全疆招收足球特长生。起初 ...
从“踢”好到“育”好 让孩子们的成长“足”够精彩
河南日报· 2025-10-20 07:35
在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学生们正在教练指导下进行足球训练。 "足球带给我健康和快乐,天天踢也不嫌累。"10月16日下午5点,尽管左腿上的磕伤尚未愈合,郑州市中原区 郑上路小学三年级学生桑丹洛珠已经认真投入训练。今年暑假后,因家人工作变动,桑丹洛珠从老家西藏来 到郑州,慕名转入有着悠久足球传统的郑上路小学。从小热爱足球的他惊喜地发现:"在老家时只有周末开 课,来到这里后,每天放学后都能在学校训练。" 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不仅让桑丹洛珠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也带给无数青少年振奋和激情。在今 年夏天举行的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省长杯"(以下简称"省长杯")赛场上,113支代表队、近3000名运动员 和教练员在烈日下奔跑拼搏,展现出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谱写着不言放弃的动人旋律。校园足球为何能在 中原大地蔚然成风?足球名校取得出色成绩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1 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 "不要低头,抬起头!""别怕出错,往前冲!""变向带起来!"当天下午,在郑上路小学足球场上,教练们正 在指导数百名学生进行足球战术练习。这片绿茵场,见证了该小学半个世纪的足球梦想。 1974年,在罗靖、蒋淼等第 ...
“非遗”为教育添“幸福” 暖城以传承筑同心
央视网· 2025-10-13 15:06
教育战略定位 - 鄂尔多斯市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高质量教育[1] - 当地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校多元配置体系,推进特色课程发展,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重视教育创新[12] 非遗课程实践 - 伊金霍洛旗第三小学自2019年引入毡绣特色课程,延请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及对本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4][6] - 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构建"普及+提升"双轨参与体系,已开展37项特色课程,将掐丝珐琅、钩织等非遗纳入"绿色成长树"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与美学教育融合[8][11][12] - 非遗技艺被视为一种文化浸润,其影响显而易见又润物无声,是实现"幸福教育"的途径之一[8] 体育教育创新 - 伊金霍洛旗实验学校拥有智能化网球气膜训练馆,占地4000多平,内设8块职业标准赛场,构建"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网球基地[14] - 该校设有四个整班建制课,每天安排一个半小时的网球时间,体育运动改善了学生精神状态并促进了学习成绩提升,实现以体促智[16] 博物馆研学与思政教育 - 鄂尔多斯博物馆(市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最高水平,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见证[16][18] -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每周安排两个班学生到博物馆研学,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结合,让学生寻找民族交流交融的文化印记[18][20] - 通过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印记为学生开设生动的思政分享课,触动学生内心世界,贯穿教育主线[18][20][21]
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收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0:32
赛事概况与结果 - 赛事名称为“奔跑吧·少年”李宁杯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2025北京市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于10月12日在北京通州弘赫国际体育中心举行 [1][3] - 来自北京市12个赛区的优胜球队在U8至高中九个组别中进行九场巅峰对决,决出各组别冠军 [1] - U8组冠军为开火阵营U8ACE,U10男子组冠军为和一闪电U10一队,U10女子组冠军为优肯U10女篮队,U12男子组冠军是北京首钢Mini Ducks U12,U12女子组冠军为DFCT [1] - 初中男子组冠军由燕鹰篮球队夺得,初中女子组冠军为教进女篮,高中男子组冠军为密云二中,高中女子组冠军是三十五中 [1] 赛事体系升级 - 2025赛季赛事体系完成系统升级,从原有的“预赛—总决赛”两级结构升级为“预赛—南北大区赛—总决赛”三级体系,实现科学分层与区域均衡 [3] - 赛事规模再创新高,来自全市740支球队、6821名青少年球员报名参赛,覆盖U8至高中组九个组别,构成最完整的年龄结构 [3] - 赛事报名机制更加开放,每支球队最多可吸纳两名外省或外籍学员参赛,推动跨区域交流与融合 [3] 赛事运营与执行 - 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协作—现场执行”的三级运行机制,确保组织、赛务、裁判、医疗、安保等环节标准化运作 [4] - 智能化信息系统全面贯通赛事报名、竞赛管理、裁判数据与成绩公示,实现从人工到数字的质变 [4] - 裁判员、教练员均由北京市篮球协会认证并参加青少年专项培训课程,医疗救护、安保、交通、物料供应实现闭环协调 [8][9] 赛事传播与体验 - 赛事传播升级,除全赛程视频直播外,新增图片直播与“北京时间APP”同步直播,实现跨平台追踪赛事进程 [4] - 构建“云上观赛、全景呈现”的体验创新 [4] 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赛事以“以赛促训、以赛育人”为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打通学校体育与社会俱乐部资源,实现“学—训—赛”一体化闭环 [5] - 赛事与北京市青少年集训体系衔接,选拔优秀球员进入市级集训队,为北京篮球后备力量提供持续输送通道 [5] - 北京市篮协同步推进青少年裁判与教练员培训计划,为青少年篮球生态注入专业力量 [5] 文化建设与社会参与 - 赛事将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方向,提出“以赛事为核心的文化共建战略” [5] - 推出全新LOGO与吉祥物设计,以京城文化元素为灵感,形成更鲜明的视觉识别体系 [6] - 面向全市青少年征集赛事口号,吸引上千名学生与家长参与创作,形成赛事文化的“共建场” [6] 发展历程与行业影响 - 赛事自2017年创办,以“普及篮球、培养兴趣、促进成长”为初心,持续推动青少年篮球普及与人才培养 [9] - 八年来,赛事已成为北京市体育局“一环四区N场景”青少年赛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首都体育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 [9] - 总决赛不仅是比赛的终点,更是北京青少年篮球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起点 [10]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收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23:36
赛事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于10月8日下午圆满收官 [1] - 赛事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之际的关键赛事 提前激活了湾区体育热情 [1] - 赛事以团体赛为核心形式 细分大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 [1] - 共有28支参赛队伍跨越11座城市 历经两日高强度比拼最终决出各组别冠军 [1] 赛事组织与意义 - 赛事在广东省体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 由主办部门精心统筹 全程融入"体教融合"理念 [2] - 赛事延续了国家羽毛球学院探索的"青少年体育培育闭环"模式 [2] - 赛事是延续"以赛促融"理念的生动实践 加深了三地学子友谊 让"湾区一家亲"共识落地生根 [1] - 赛事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搭建了交流竞技平台 提前为十五运预热了湾区体育氛围 [2] 赛事成果与未来展望 - 赛事采用"小组赛抽签分组+小组前两名晋级淘汰赛"的两阶段赛制 [1] - 未来将以本次赛事为基础 推动三地校园体育资源共享和人才互通 [2] - 期待羽毛球运动成为连接湾区青少年的"情感纽带" 持续为体教融合发展和大湾区体育事业进步注入动力 [2] 比赛成绩 - 初中女子团体冠军为广东实验中学 亚军为香港福建中学 季军为香港协恩中学和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 [3] - 初中男子团体冠军为深圳市宝安区孝德学校 亚军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季军为广州实验中学和广州市白云区新华学校 [3][4] - 高中女子团体冠军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亚军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季军为香港协恩中学和东莞市石龙中学 [4] - 高中男子团体冠军为广东实验中学 亚军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季军为东莞市石龙中学和香港福建中学 [4] - 大学混合团体冠军为深圳大学 亚军为华南理工大学 季军为广州体育学院和澳门理工大学 [4]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21:59
赛事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校)羽毛球联赛于10月7日在国家羽毛球学院羽毛球馆开幕 [1] - 赛事吸引粤港澳三地28所学校近3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参赛者均为在校学生,涵盖中学至大学学段,赛程为期两天 [1] - 组委会于10月4日至6日提前举办运动员训练营,围绕羽毛球单打技术等核心内容开展系统化训练 [2] 体教融合举措 - 联赛被定位为体教融合的“实践课堂”,旨在让学生在赛场锤炼意志、提升技能,并通过赛前培训推动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 [1] - 国家羽毛球学院承办赛事,深度联动粤港澳三地教育、体育部门与学校,将学院专业训练资源下沉至校园 [1] - 未来将以赛事为基础,进一步推动羽毛球运动在大湾区校园的普及,共同探索“体教融合”的湾区路径 [2] 人才培养体系 - 赛事同步推进“湾区青少年羽毛球人才库”建设,对参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学业表现进行双向跟踪 [1] - 为有潜力的学生运动员搭建“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队”的一体化培养通道,打破体育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的壁垒 [1] - 将选拔优秀学生运动员进行重点培育,让体育成为促进湾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区域发展战略 - 广东省体育局以“体育赋能湾区融合”为目标,持续推动三地体育资源共享、赛事互联、人才互通 [2] - 此次赛事聚焦“青少年”群体,立足“大湾区”视野,让11个地市的青少年跨越地域、同台交流,为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筑牢根基 [2] - 赛事是“湾区一家亲”理念的鲜活诠释,是深化区域教育体育融合的重要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