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儿化改造

搜索文档
呵护儿童成长每一步 小小规划师对城市更新发出“童”声建议
央视网· 2025-06-01 17:32
政策规划与目标 -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 [1] - 儿童友好要求在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 [1] - 目前全国已有百余个城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1] 适儿化改造措施 - 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在城市规划中明确要求公共空间设置儿童游乐设施,社区改造增加儿童活动场地 [5] - 深圳市龙岗儿童公园科普馆按照儿童身高设计展陈视角,优化探索体验 [9] - 山东青岛即墨区新建改造13处儿童型口袋公园,选址向学校周边倾斜 [11] -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通过海底世界、蘑菇屋等主题设计缓解儿童就医焦虑 [12] 空间创新设计案例 - 北京东城区民安小区通过立体化改造自行车棚,新增无障碍步道、滑梯等设施,将400平方米院子拓展为多功能儿童空间 [17][19] - 北京灯市口北巷胡同设置彩虹步道作为专用通学路,引导儿童与居民有序通行 [20] - 东城区发起"一米声音"活动,让学生参与设计按钮式红绿灯等交通改造方案 [20] 县域与乡村实践 - 江苏宿迁在乡村建设10个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覆盖4万多名0-3岁儿童 [14] - 北京东城区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胡同社区改造,采用"见缝插针"式空间优化策略 [15][21] 安全与体验优化 - 儿童活动场地采用垂直排列护栏等细节设计突出安全性 [7] - "一米高度"原则被应用于设施改造,契合儿童认知视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