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选择性信息披露
icon
搜索文档
应从多方面维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性
国际金融报· 2025-10-27 17:52
事件概述 - 光华科技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广东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 - 违规行为发生于2024年11月19日 公司董秘在某券商分析师组织的线上交流会议中透露了公司硫化锂产能及2024年预计业绩等未公开信息 [2] - 相关信息属于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 但公司未及时披露 直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后才于12月6日发布公告澄清 [2] - 公司股价自2024年11月20日起出现大幅波动 [2] 选择性披露的定义与影响 - 选择性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未公开披露之前 向特定人士或机构披露重大信息的行为 [2] - 这种行为制造了信息获取的“特权阶层” 导致中小投资者被动承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 [2] - 信息在资本市场意味着财富 谁先掌握信息就可能抢占盈利先机 [2] 导致选择性披露的原因 - 部分上市公司通过选择性披露以维持与证券分析师的良好关系 从而获得较高评级并维护自身形象 [3] - 个别证券分析师为争取客户 存在抢先掌握信息的内在需求 [3] - 线上会议、电话交流等便捷方式使得选择性披露行为较为隐蔽 难以被发现 [3] 防范选择性披露的措施:公司内控 - 上市公司应完善内部控制 将信息披露公平性纳入公司治理核心框架 建立全流程信息管控体系 [3] - 需加强对董秘、高管等关键人员的合规培训 明确其信息披露义务和法律责任 同时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审批流程 [3] - 对涉及公司经营、财务、战略等重要信息 必须经内部多层审核后才能对外披露 禁止个人擅自向特定对象透露未公开信息 [3] - 应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让其参与上市公司与证券分析师的交流活动 对信息披露公平性进行现场监督 [3] 防范选择性披露的措施:监管执法 - 监管机构可考虑推广“静默期”制度 限制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发布前后与分析师进行私下交流 确需沟通应通过网上业绩说明会等公开方式进行 [4] - 证券监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监测资本市场信息流动 对分析师会议、路演等活动进行重点监控 [4] - 需提高选择性披露的违法违规成本 对实施选择性披露的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依法认定其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并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或行政监管措施 [4] - 若选择性披露的信息满足“重大性”特征 可能属于内幕信息 相关交易可能构成内幕交易 可依据证券法第191条予以行政处罚 [4] 防范选择性披露的措施:民事追责 - 依据证券法第85条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规定披露信息或公告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选择性披露可能被认定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重大遗漏” [5] - 依据证券法第54条 特定主体借助选择性披露的信息进行交易 即便不构成内幕交易 对造成损失的投资者也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 - 投资者可通过相关法律途径进行追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