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税
搜索文档
为什么对富人加税可能适得其反?
虎嗅· 2025-09-05 07:48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制定需考虑人的能动性而非视其为被动棋子 否则可能导致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3][17] - 提高税率等财富再分配政策可能因高收入群体的应对行为而无法实现预期税收增长 [5][6] -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隐性累退税对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影响更大 [9] - 价格管控和最低工资法等干预措施可能通过改变供求关系而产生负面经济后果 [10][11] - 收入分配统计数据常因忽视个体在不同收入层次间的流动性而误导公众认知 [13][15] 税收政策与行为反应 - 美国联邦所得税最高税率从1920年73%降至1928年25%期间 税收总量增加且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个人的纳税占比从不足5%升至15.9% [7] - 马里兰州2008年对百万美元年收入者增税后 此类纳税人从近8000人降至不足6000人 税收减少超2亿美元 [8] - 英国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升至51%后出现金融从业者外流 而冰岛企业税从45%降至18%期间税收增加两倍 [8] - 全球化经济中动产可通过电子形式跨国转移 增加财富再分配政策执行难度 [5] 通货膨胀的隐性影响 - 通货膨胀对货币贬值效应类似于税收 但低收入群体因资产中货币比例更高而承受更大实际负担 [9] - 通货膨胀期间工厂地产等有形资产市场价值上升 加剧不同资产持有者间的实际财富差距 [9] 价格干预的市场反应 - 价格管控导致消费者需求上升与生产者供给下降 引发物资短缺现象 如2007年津巴布韦出现面包糖等主食消失 [10] - 美国最低工资法实施后青少年黑人男性失业率从1948年与白人无显著差异变为1950年后持续高于20% 最高逾40% [12] - 最低工资法降低雇主歧视成本 影响无技术新手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 [12] 收入流动性与数据误读 -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10年内收入底层20%纳税人有超50%升至更高收入层次 半数美国成年人曾跻身收入前10% [13] - 1996至2005年间美国最初收入最低群体收入增长91% 而最初收入最高前1%群体收入减少26% [14] - 2019年美国收入前20%人数为最低20%的2倍多 收入层次人员流动性常被静态统计忽视 [15] - 2001年美国官方贫困标准下的人群中73%拥有微波炉 98%拥有录像机或DVD播放器 平均居住面积高于同期欧洲平均水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