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钉子
搜索文档
“金钉子”知多少(趣科普·你问我答)
人民网· 2025-10-11 06:11
"金钉子"的定义与命名 - "金钉子"并非由黄金打造,其材质包括铁、铜、有机玻璃等,旨在利于长期保存 [2] - "金钉子"的命名源于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贯通时使用的18K金铁路道钉 [2] "金钉子"的确立流程 - 确立过程首先需遴选完整、岩性单一、化石丰富的剖面作为候选者 [3] - 随后由界线国际工作组投票确定剖面,并向国际地层委员会提交提案 [3] - 提案需经所属地层分会所有选举委员投票,获得2/3以上票数才能通过,若无剖面在第一轮胜出则对前两名进行第二轮投票 [3] - 通过后的提案提交国际地层委员会,经讨论和全体选举委员投票后,再提交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批准 [3] - 批准后剖面所在地必须实施保护并对外开放,提案必须正式发表 [3] "金钉子"的安装与信息标识 - "金钉子"的安装方式包括用大锤直接钉入界线点或使用强力胶粘附 [4] - "金钉子"上标识的信息包括国际地层委员会名称、"金钉子"名称、界线位置及确立年份等内容 [4]
“金钉子”,“钉”住地球记忆(院士讲科普)
人民日报· 2025-10-11 06:10
"金钉子"的定义与作用 -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于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 - 其确立为重建地球历史搭建了国际标准时间框架,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生物演化事件及预测矿产资源时空分布奠定基础 [2] - 名称源于19世纪横贯北美大陆铁路贯通时铆入的18K金铁路道钉,国际地层委员会引用此典故代表国际地质年代的黄金分界点 [5] "金钉子"的确立标准与演变 - 确立需满足地层记录完整、无明显后期改造、有丰富可进行区域洲际对比的化石或其他等时性标志等条件 [5] - 最常见标准是以某种标志化石的首次出现作为国际对比标准,例如贵州剑河的乌溜阶底界"金钉子"以三叶虫化石"印度掘头虫"的出现为标志 [5] - 近年来确立标志趋于多样化,包括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变化、地球磁场倒转时间、利用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的火山灰年龄等 [5] "金钉子"的科学应用与重大事件记录 - 作为地球历史的精确坐标,能帮助解读地质时期的重大事件,如"雪球事件"(地球在距今约7亿—6.35亿年间多次被冰雪封盖) [7] -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确立的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金钉子"精确锚定历史上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2.52亿年前,历时不超过6万年,当时全球80%以上海陆生物快速灭绝 [7] - 中生代与新生代界线"金钉子"以地层中铱元素高度富集的黏土层为标志,说明约6600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标志恐龙灭绝 [7] 全球与中国"金钉子"研究现状 - 目前"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有100多颗"金钉子",已正式批准80多颗,"金钉子"被称为国际地层学领域的"奥林匹克金牌" [8] - 中国已确立11颗"金钉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首颗由陈旭院士领衔团队于1997年在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底界) [8] - 中国学者还领衔或参与了多颗国外"金钉子"的确立工作,为国际地层学发展和国际地质年代框架建立作出贡献 [8] 地层学研究的技术发展与未来方向 -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地球科学研究亟须融入新手段,如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 [9] - 该计划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整合过去数十亿年地球时空大数据,聚焦生命演化、地理演化、气候演化与物质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 [9] - 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的高精度深时时间轴,需国际学界加强合作开展交叉研究 [10]
东西问丨杨兴莲:“金钉子”如何为全球地质年代“精准计时”?
中国新闻网· 2025-08-10 17:51
地质年代划分标准 - "金钉子"是划分年代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 专业术语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形象比喻为钉入地球的"卡尺" [4] - 全球地层表划分为110个阶 每两个地质时代地层界线需用"金钉子"标志 目前82颗已确立 中国占11颗数量居前列 [4] 贵州剑河"金钉子"特殊性 - 该"金钉子"于2025年6月钉入 为全球第69颗 中国第11颗 由贵州大学牵头国际团队完成 2018年获国际批准 [6] - 选址剑河因地质生物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且受省级保护 剖面连续完整 含10门类120余属动物化石 含凯里生物群软躯化石 [6][7] - 以三叶虫印度掘头虫首次出现为标志 耦合生物灭绝与碳同位素异常事件 通过锆石测年精准定位5.06亿年前地层界线 [9] 科学价值与保护机制 - 剑河剖面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关键期 凯里生物群为动物起源研究提供直接证据 [10] - "金钉子"代表国家地质研究实力 当前面临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挑战 需动态维护 立法保护 并与文旅产业融合开发 [12]
让世界地质遗产焕发新活力——“金钉子”保护与利用观察
科技日报· 2025-07-11 14:15
地质遗产"金钉子"的科学价值 - 贵州剑河乌溜阶"金钉子"为全球第69枚、中国第11枚、贵州首枚,确立为寒武纪地层研究新基准[1] - "金钉子"是定义全球地质年代单位的唯一国际标准,地位堪比奥运会金牌[3][4] - 剑河剖面具备连续地层序列和丰富化石群,为寒武纪中期全球地层对比提供理想基准点[6] - 中国11枚"金钉子"分布在浙江、湖南、广西等地,数量居世界前列[6] "金钉子"确立历程与竞争 - 全球首枚"金钉子"1972年确立于捷克,中国1995年实现零突破(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5] - 确立标准严苛,需满足剖面条件、化石连续性、交通便利性等多维度要求[6] - 剑河"金钉子"提案2018年获国际全票通过,填补寒武纪生命演化研究空白[25][26] 保护现状与挑战 - 自然风化、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威胁野外剖面保存[9] - 广西蓬莱滩"金钉子"因水利工程蓄水被永久淹没,成为学界遗憾[10] - 部分区域保护资金不足,如柳州梳庄村剖面杂草丛生、维护停滞[9] - 公众认知度低导致"藏在深闺人不识",专业人才匮乏制约科学监测[11][13] 保护机制创新 - 贵州首创司法保护令,明确六大禁止行为红线并建立三级司法保护基地[15][16] - 柳州将"金钉子"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人定期清理维护[15] - 建议推动专项立法,明确惩罚机制以强化保护力度[15][16] 保护与利用平衡实践 - 浙江长兴"金钉子"建成国家AAAA景区,年接待游客490万人次[19] - 湘西地质公园博物馆带动就业近10万人,旅游收益反哺保护[19] - 剑河县打造"研学+旅游"模式,联动温泉和文化景区推动业态升级[20] - 国际专家建议区分科研与市场开发功能,中国实践值得借鉴[18][19] 凯里生物群科研价值 - 发现于贵州八郎村,含5.08亿年前三叶虫和软躯体化石,填补寒武纪生命演化空白[23][25] - 连接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与云南澄江生物群,完整串联生命大爆发过程[25] - 赵元龙团队研究8万余件标本,推动"苗岭统"成为国际标准地层单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