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湖南一大学生团队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柔韧性瓶颈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4:13
产品技术 - 南华大学柔能光电项目团队研发出柔性钙钛矿太阳能手机壳,可在光照下即时充电 [1] -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轻薄可弯曲,适用于手机背板、背包、无人机机翼等多种曲面 [3] - 团队攻克ITO电极易裂、钙钛矿薄膜易断、层间界面易分离三大技术瓶颈,产品弯折次数从1000次提升至10000次,效率维持85%,使用寿命达3至5年 [3][4] - 自主研发PEDOT:PSS透明柔性电极替代传统ITO材料,采用晶粒分子桥连技术和双向界面键合技术提升耐用性 [4] 市场应用 - 产品已形成小面积电池器件和大面积柔性电池组件,应用于光伏手机壳、户外光伏背包及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 [6] - 技术已在3家企业落地,意向订单达1000万元,团队获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6] - 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2.5亿美元,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71.5% [6] 研发进展 - 团队持续优化材料配方与生产工艺,目标将弯折后效率提升至90%,并攻坚大面积光伏薄膜制备均匀性 [6]
华能集团申请含有重构界面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显著提升电池整体性能
金融界· 2025-08-13 12:20
专利技术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含有重构界面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475881A,申请日期为2025年05月 [1] - 专利技术涉及四个关键步骤:制备导电基底层与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S1),配制含氨基胍结构的界面重构盐溶液(S2),涂覆盐溶液并热处理形成重构层(S3),最终制备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S4) [1] - 该技术通过界面重构盐改性钙钛矿吸光层,优化了太阳能电池结构,属于光伏领域的前沿创新 [1] 公司背景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3.375727亿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4347次,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65条商标信息和12个行政许可 [2] - 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2.108615亿人民币,位于西宁,主营电力与热力生产供应,对外投资5家企业,专利信息115条,招投标参与1246次 [2]
安徽阳光光能申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解决无机空穴传输材料与钙钛矿吸光层之间的界面缺陷
金融界· 2025-08-07 13:40
公司信息 - 安徽阳光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 位于合肥市 是一家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次 [1] - 公司拥有12条专利信息 5个行政许可 [1] 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公开号CN120435213A 申请日期2025年05月 [1] - 专利涉及新能源领域 通过无机空穴传输层与钙钛矿吸光复合层的化学共价键结合 解决界面缺陷和能级失配问题 [1] - 技术关键参数:钙钛矿前驱体混合溶液中自组装单分子材料浓度为0.1mg/mL~0.5mg/mL [1] - 制备方法包括在基底形成无机空穴传输层 涂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 并进行退火处理 [1] 行业动态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前沿方向 该专利聚焦材料界面性能优化 [1]
旗滨新能源申请钙钛矿电池结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电池专利,解决钙钛矿溶液覆盖面积不足致电池效率提升受限问题
金融界· 2025-07-30 15:44
公司动态 - 旗滨新能源发展(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钙钛矿电池结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电池"的专利,公开号CN120390509A,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 [1] - 专利涉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在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上设置过渡层和绝缘层,利用升华和固化工艺形成中空结构,提升钙钛矿活性层的覆盖面积和电池效率 [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 - 公司拥有68条专利信息和4个行政许可,显示出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 [2] 技术进展 - 专利技术通过过渡层升华释放气泡并在绝缘层内形成中空孔洞,解决了钙钛矿溶液覆盖面积不足导致电池效率受限的问题 [1] - 制备方法包括涂布或喷涂钙钛矿溶液填充中空结构,形成钙钛矿活性层,优化了电池结构 [1]
新材料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
中国化工报· 2025-07-22 11:26
行业突破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秦川江、王利祥研究团队在新型有机自组装分子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大面积加工均匀性 [1]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低成本以及可溶液加工等优势,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 [1]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面临传统空穴传输层制备成本高、热稳定性和界面接触稳定性差、载流子传输能力不足、组装均匀性差等瓶颈问题 [1] 技术成果 - 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双自由基型自组装分子材料,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性能不足难题 [2] - 新材料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形成高度均匀的薄膜结构,避免了传统材料无序堆叠导致的密度损失 [2] - 采用新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小面积器件实现26.3%的光电转换效率,微组件效率达到23.6%,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4.2% [2] 产业化进展 - 该技术已具备量产条件,实验室所用关键设备均为国产,实现核心材料自主可控 [2] - 技术已吸引苏州鸿正智能科技等上下游4家配套企业在长春建厂投产 [2] - 技术已获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效率认证并申请1项国家专利 [2]
杭企创下中国纪录
每日商报· 2025-05-23 06:26
钙钛矿光伏技术突破 - 钙钛矿组件具备轻薄柔透彩特性 可实现手机壳自动充电 玻璃幕墙发电 帐篷布料储能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1] - 纤纳光电在《Science》发表论文 首次系统阐释平米级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产业化路径 实现实验室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 [2] - 中国企业首次以独立第一作者单位身份登顶《Science》 标志中国在第三代光伏技术领域取得领先 [2] 3D层流风场技术(LAD技术) - LAD技术通过理论计算与3D打印结合 构建大面积均匀气流场 融合旋涂与真空闪蒸工艺优点 [3] - 新技术使薄膜残留溶剂减少90% 解决结晶过程不可控问题 钙钛矿表面缺陷减少 结晶形态优化 [3] - 该技术突破钙钛矿组件生产良率低瓶颈 大幅改善光热稳定性 生产良率达98.5% [3][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纤纳光电建成全球首条百兆瓦钙钛矿量产线 完成兆瓦级分布式屋顶电站和地面电站并网运行 [4] - 应用场景覆盖光伏建筑一体化 车载能源等领域 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4] - 行业专家认为该成果表明钙钛矿技术已具备规模化量产条件 增强产业发展信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