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上海钻石交易所保税政策降本,天然钻石领跑高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9-25 19:58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钻石行业演进历经五个阶段:1982年前为萌芽阶段,钻石作为奢侈品进入大众视野[3];1982-1993年为起步期,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推动天然钻石贸易规范化[3];1993-2003年为初步发展期,国际品牌进入带动行业标准化并使天然钻石稀缺价值被认知[3];2003-2013年为快速发展期,天然钻石首饰从奢侈品转变为婚庆必需品,中国于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3];2013年至今为调整阶段,行业格局进一步分层[4] 天然钻石的供给与稀缺性 - 天然钻石具有与生俱来的稀缺性,其形成需数十亿年地质运动,优质矿源分布高度集中[4] - 头部企业通过供给调控强化稀缺属性,例如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实施减产2000万克拉以稳定市场价格[4] - 与培育钻石可规模化量产不同,天然钻石的“不可再生”属性使其避免了价值稀释,支撑长期价值沉淀[4] 市场格局与消费需求 - 行业形成“天然钻石高端化、培育钻石大众化”的明确分层格局[1][6] - 天然钻石凭借稀缺供给、稳固的高端需求及独特文化属性,占据行业价值高地,成为收藏、馈赠与高端消费场景的核心选择[1] -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婚庆市场占比下降,自购、馈赠等高端消费场景需求上升,天然钻石因其成熟的鉴定体系、流通性及文化附加值成为首选[6] - 高净值人群在珠宝收藏与财富传承中更倾向选择大克拉、高净度的天然钻石,看重其“天然稀缺性”和“历史价值感”[6] 政策环境与市场规则 - 上海钻石交易所实施的保税政策降低了天然钻石交易成本[7] - 5%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零售端,促进了天然钻石高端市场的规范化与成熟化[7] - 贸易壁垒与环保法规等供应链挑战,反而凸显了天然钻石开采、流通的技术门槛与资源价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