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市打新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子入市打新,政策松绑下的收益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26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进军A股打新市场 - 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加速进军A股打新市场 宁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已率先试水 [1][2][5] - 这一变化源于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连续出台政策 赋予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的A类投资者地位 [1][7][8] 具体参与案例 - 宁银理财多只产品入围沪深交易所IPO申购名单 截至7月25日入围打新产品数量位居银行理财子公司首位 [2] - 宁银理财旗下两只混合类理财产品获配广东建科新股6557股 初步获配金额均为4.3万元 [2][3] - 宁银理财3只理财计划在天富龙IPO中合计初步获配4263股新股 初步获配金额10.6万元 [5] - 光大理财6月以17元/股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 成为行业内首家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5] 政策背景与制度变革 -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鼓励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7] -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明确在参与新股申购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地位 [7] - 2025年3月证监会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获得参与A股IPO网下打新资格 [8] 市场驱动因素 - 在资产荒持续、固收收益率进入"1时代"的背景下 打新业务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抓手 [1][6] - 2025年上半年A股打新市场呈现"低风险、高收益"特征 主板新股破发率仅4.17% 科创板与创业板破发率为0% 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219% [10] - 打新业务风险收益比显著优化 具有"低风险、中高收益"特征 对追求稳健增值的理财产品吸引力很高 [6]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打破A股传统打新市场格局 改变银行理财只能作为C类投资者或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的局面 [5][8] - 推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多元化转型 驱动"固收+"及权益类产品扩容 [10] - 优化理财产品结构 提升银行理财在资管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10] - 未来混合类、权益类等"含权"理财产品发行力度有望加大 产品体系将更加丰富 [10] 面临的挑战 - 需应对稳健型投资者与权益类产品的风险收益匹配问题 [1][11] - 截至2024年末 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高达33.83% [11] - 需构建专业投研体系 提升对新股投资价值的评估能力 [1][11] - 投资团队需要从二级市场研究转向考量上市公司技术竞争壁垒与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