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龄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90万老年志愿者投身“天府银龄行动” 今年将在全省开展不少于6000场(次)活动
四川日报· 2025-06-12 11:29
老龄化社会现状 - 四川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000万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2] - 全省已发展老年志愿服务队伍4662支,注册人数超90万 [1][2] 老年志愿服务发展 - 四川省形成五级老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覆盖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服务 [2] - 2023年各市(州)将至少开展3项"天府银龄"志愿服务活动,全省活动不少于6000场(次) [2] - "天府银龄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全省开展活动不少于1500场(次) [2] 志愿服务具体举措 - 组织银龄专家技术服务团,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 探索在39个欠发达县域和浙川68个结对帮扶县开展老年志愿服务 [3] -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欠发达地区签订老年志愿服务结对协议 [4] 管理与保障机制 - 建立老年志愿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4] - 倡导各地引进商业保险,保障志愿者安全 [4]
【西安】深入开展“银龄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6-05 06:38
新时代"银龄行动"规划 - 西安市将在2028年底前实现新时代"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的目标,将其打造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品牌 [1] - 行动聚焦科教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健康西安四大领域,组织退休教育工作者、老科技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开展教育帮扶、理论宣讲、文化保护等服务 [1] 智力资源整合与基层治理 - 推动老龄智力资源与西安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具体包括医疗义诊、乡村振兴等服务 [1] - 构建"基层治理+老年友好型社区"双轮驱动格局,发动老干部参与民主监督、纠纷调解,老法律工作者开展普法维权 [1] - 鼓励老年人参与"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扶残助困等志愿服务,打造西安特色社会治理品牌 [1] 机制优化与效能升级 - 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群体的特长参与行动 [2] - 依托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养老机构等平台壮大银龄志愿队伍,服务主体从"五老"拓展至全体老年人 [2] - 推行"互联网+银龄行动"模式,实现供需对接、服务互认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 - 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长效化、多元化的老龄志愿服务体系 [2]
广西:重点推进40多个项目提升边境地区民政服务能力
新华社· 2025-05-29 14:54
广西边境地区民政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核心观点 - 广西印发《广西边境地区民政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34项民政服务设施项目和9项购买服务项目,旨在提升边境地区民政服务能力[1] - 行动分"三步走":2025年完成谋篇布局,2026年全面推进,2027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并打造可复制的创新成果[1] 民政服务设施与项目 - 重点推进34项民政服务设施项目和9项购买服务项目,涵盖暖心民政、创新民政、智慧民政、高效民政、安全民政建设[1] "一老一小"服务提升 - 开展"银龄行动"老年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支持打造边境特色养老服务体系[2] - 推进边境地区儿童福利服务设施优化,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拓展服务范围[2] 民生福祉与社会救助 - 支持边境3个设区市探索"党建+社会救助"品牌建设,边境8县(市、区)及所辖乡镇、村(社区)打造南国边疆特色的社会救助服务品牌[2] - 增强动态管理和救助帮扶能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救助帮扶[2] 开放引领与交流合作 - 加强中国—东盟特殊儿童领域交流合作,利用广西地缘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特殊儿童关爱服务合作[2] - 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鼓励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和机构在边境展示、销售产品,打造辐射东盟的展示平台和物流通道[2]
上城小营探索“老有所为”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4-27 11:14
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 小营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达40.03%,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显著[1] - 通过"多彩银龄行动"项目将低龄老人转化为服务者,形成725名银龄志愿者网络[1][2] - 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道"四级服务网络,发展12支专项队伍[2] 志愿服务案例 - "马大嫂志愿服务队"为高龄居民提供买菜配药等跑腿服务[1] - "小雨伴我"志愿队每日制作300个馒头供给独居孤寡老人[2] - 谢师傅团队通过集资增设智慧道闸解决社区车位占用问题[1] 激励机制设计 - 推出四大类529项福利兑换机制,包含技能提升与生活服务[2] - 智能手机应用、健康膳食课程成为最受欢迎培训项目[2] - 积分累计制度有效提升志愿者参与度[2] 未来扩展计划 - 2023年计划新增1000名志愿者并开展100场活动[3] - 目标为100名志愿者授星以强化激励[3] - 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