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

搜索文档
我市一人获中国老科协科技奖
镇江日报· 2025-08-21 07:29
日前,2025年度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简称中国老科协科技奖)获奖名单面向社会正式公布。市 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蔡培元喜获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个人)。全省老科协系统仅有6人获此殊荣。日 前,市老科协专程走访慰问蔡培元,向他表示祝贺。 蔡培元退休后从屋顶养花需好土的需求出发,创办土壤改良剂厂。他钻研技术,聘请专家开展合 作,以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20多万立方米废料,开发60多种小包装花土花肥,进驻大型超市。他 先后创立两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多所高校合作,获13项专利(含10项发明专利),开发多种产业 专用基质。作为老科协会员、农业分会的骨干成员,他常年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公益助农超30万元。 市老科协负责人对蔡培元自强不息、志在兴农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希望他继续 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新型基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示范应用,依托农业分会平台分享传播科学技术成果,带 动更多农户走上科技兴农的道路,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让"老有所为、老有所创"的精神在 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邵利民 记者 陈志奎) ...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新华社· 2025-08-20 22:37
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优化 - 全国建成约8.6万个老年助餐点 年助餐服务达11.96万人次[3] - 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完善 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 养老床位799.3万张[4] - 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6万个 床位291.5万张[4] 重点人群保障措施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可抵扣个人自付金额的40%[5]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超1.8亿人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6] - 累计支持22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 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 中央财政安排2.96亿元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8] - 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7] - 整合村级活动中心 闲置校舍等资源建设互助养老点[8] 老年人社会参与体系 - 老年志愿者累计超700万人次 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受益群众4亿多人次[9] - 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1万门课程资源 累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1.7亿人次[10] - 推进老年阅读工作 提升旅游服务设施适老化水平[10] 人口老龄化现状 -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占总人口的22%[3] - 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环境中安享晚年[3] - 低龄老年人拥有健康体魄和丰富经验 是社会的财富[9]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一课难求”的老年大学
新华网· 2025-06-27 09:50
老年大学市场需求 - 老年大学课程报名火爆,一分钟内热门课程即被抢空,反映出强烈的市场需求[1] - 65岁学员通过老年大学掌握了AI剧本创作、视频制作等技能,实现从编剧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1] - 学员核心诉求包括"交朋友"和"学知识",社交与精神文化需求显著[1][3] - 60后"活跃老人"需求从生存保障转向生活品质提升与自我价值实现[3] - 全国老年大学注册学员超2000万,但65岁以上人口达2.1亿,供需缺口明显[8] 课程设置与教学创新 - 课程涵盖传统舞蹈、声乐及AI应用、咖啡制作等新兴领域,但传统文娱课程仍占80%以上[4] - 信息技术课程覆盖率超50%,医学/文学类课程达40%,课程向智能性、知识性拓展[6] - 广西老年大学因AI短期班反响热烈,计划2025年开设长期班并招聘专职教师[5] - 80%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56.77%设计算机教室,28.69%配备专业录播室[7] - 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如书法课增加作品讨论环节以适配老年人学习习惯[7] 行业供给结构 - 全国7.6万所老年大学中85.36%为政府办学,民营机构占比低[9] - 县域及乡村市场覆盖率不足,99%教师为兼职,财政资金限制扩张[9] - 仅山东、河北等少数省份建成省-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9] 新兴商业模式 - 市场化机构如"夕阳妈妈"通过小班课、短期课程填补公办资源缺口[10] - "康养学游"模式融合教育、旅游、康养,已在宁夏、上海等地落地[10] - 民办机构采用"差异化+轻资产"路线,整合医疗、农业等多方资源[10] - 公办与民办合作可降低风险,尤其在游学领域能拓展市场[12]
壹点调查|“闲不住”的社区活动室
搜狐财经· 2025-05-27 15:11
社区文体活动发展 - 全运村社区拥有十九支文体团队 其中快乐艺点合唱团规模最大 长期排练队员达40-45人 [4] -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十个活动室 通过排"课程表"方式解决十九支队伍场地分配问题 周一至周五及晚上均安排不同活动 [6] - 快乐艺点合唱团每周一、五上午9-11点固定排练 成员严格打卡 近期为比赛加练时使用二楼开放空间 [6][7] 团队组建与成长 - 快乐艺点合唱团2017年由王玉红与友人创立 最初为女声合唱 后加入男声 2019年党群服务站启用后获得固定场地 [4][5] - 戏曲联谊社2019年由王茹等人创办 从最初6-7人发展到20多名固定成员 每周三至五上午排练 多次参与社区演出 [12] - 社区为团队提供专业支持 如聘请吕剧、京剧老师指导戏曲联谊社 2023年为合唱团引入"90后"声乐老师 [12][17] 居民参与效果 - 65岁王玉红担任合唱团团长 其丈夫为朗诵团团长 两人在家交流艺术经验 实现"老有所乐" [14] - 70岁王茹通过戏曲排练"心态年轻" 认为学会新唱段或发声方法即感到快乐 [13] - 活动室使居民获得精神慰藉 有七十多岁成员表示合唱能忘却烦恼 社区形成"闲不住"的活跃氛围 [15][17] 设施使用创新 - 党群服务中心装修前征集居民意见 将活动室建设纳入优先事项 2019年新场地启用后解决团队"流浪"问题 [4][5] - 会议室加装镜子提升空间利用率 少儿课程安排在晚间 实现活动室全天候分时段高效使用 [6] - 合唱团与戏曲团等团队形成示范效应 吸引更多居民加入 推动社区文体队伍从初期7-8支扩张至十九支 [6][12]
【8点见】157万元现金无人认领,广东梅州警方发公告寻人
央视网· 2025-05-24 08:08
政策与法规 -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明确2029年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 [1] - 两部委联合印发《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鉴定时限压缩至15日 [1] - 教育部、财政部计划2023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2.1万名 [1] -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 [1] 科技与创新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隐形眼镜,可实现"红外视觉"功能 [1] - 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以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1] 国际动态 - 欧盟将取消对乌克兰农产品免关税政策 [2] - 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外国学生需转学,哈佛称该政策非法且有害 [2] -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反对美国计划举办允许使用兴奋剂的运动会 [2] 自然灾害与事故 - 广西龙胜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 [1] - 南非一金矿发生事故导致约300名矿工被困井下 [2] -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发生6.0级地震,多处建筑物受损 [4] 社会事件 - 广东梅州警方公告寻找157万元现金失主 [6] - 广东某公司因员工拒绝备婚期间出差而解雇,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9] - 张学友东莞演唱会影响高考遭投诉,当地承诺加强噪声和交通管理 [9] 文化与生态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28日送返中国 [4] - 香港海洋公园开放新区域供大熊猫"家姐""细佬"及妈妈"盈盈"活动,5月27日起公众可观赏 [11] - 安徽淮北市湿地公园出现半红半黄双色睡莲 [11] - 云南非遗传承人普玉珍耗时7年完成21米长《清明上河图》彝绣作品,包含814个人物和28艘舟船 [12]
19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老有所为
新华社· 2025-05-23 21:4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明确2029年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 [1]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占总人口22% 未来比例将持续上升 [2] - 政策旨在开发60-69岁低龄老年人资源 其具备健康体魄 良好教育背景及丰富经验 [2] 老年志愿服务发展 - "银龄行动"累计吸引老年志愿者超700万人次 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覆盖4亿受益群众 [3] - 政策要求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创新模式 完善保险等保障措施 加强注册认证管理 [3] 教育与文体服务优化 - 加强国家老年大学建设 鼓励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 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4] - 推动文化娱乐场所增设老年人优惠时段 提供免费/优惠有线电视服务 简化电视操作 [4] - 提升旅游设施适老化水平 取消年龄限制 改用健康状况评估 [4] 银发经济与消费场景 - 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 差异化特征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5] - 支持企业开发教育 文化 体育等领域适老产品 发展普惠性老年教育及旅居养老等旅游产品 [6] - 推动公共场所无障碍适老化改造 营造便利消费环境 [6]
上城小营探索“老有所为”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4-27 11:14
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 小营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达40.03%,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显著[1] - 通过"多彩银龄行动"项目将低龄老人转化为服务者,形成725名银龄志愿者网络[1][2] - 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道"四级服务网络,发展12支专项队伍[2] 志愿服务案例 - "马大嫂志愿服务队"为高龄居民提供买菜配药等跑腿服务[1] - "小雨伴我"志愿队每日制作300个馒头供给独居孤寡老人[2] - 谢师傅团队通过集资增设智慧道闸解决社区车位占用问题[1] 激励机制设计 - 推出四大类529项福利兑换机制,包含技能提升与生活服务[2] - 智能手机应用、健康膳食课程成为最受欢迎培训项目[2] - 积分累计制度有效提升志愿者参与度[2] 未来扩展计划 - 2023年计划新增1000名志愿者并开展100场活动[3] - 目标为100名志愿者授星以强化激励[3] - 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