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层社会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情怀 | 织就茶都平安网
综治中心建设 - 名山区综治中心通过智能化平台建设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实现群众法律查询、风险预警、纠纷调解等功能[3] - 综治中心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构建"一屏统览"系统提升案件侦办效率[3] - 建设过程中克服无经验、无技术等困难,通过一线调研和技术学习完成方案设计[3][2] 雪亮工程实施 - 雪亮工程构建三级视频监控网络,覆盖区指挥中心、乡镇分平台和村级工作站[1] - 项目从零起步,通过跨部门协作和技术攻关完成建设,现已成为治安防控核心设施[2] - 工程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被群众称为"千里眼"和"顺风耳"[2] 茶源义警组织 - 整合1398名党员、退役军人和茶商志愿者形成专业化群防群治队伍[5] - 建立"支部吹号、义警报到"机制,年处理春茶交易季超百亿元规模带来的治安问题[3][5] - 该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使群众报警量显著下降[5] 基层治理创新 - 通过"平安名山"APP实现群众指尖办理法律服务,推动治理数字化[3] - 发动群众参与治理的模式使基层警力压力降低,治理效能提升[4][5] - 茶产业特色治理方案有效应对交易旺季人口流动和纠纷频发挑战[3][5]
国际纺都“纠纷巧解”的“治理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00:15
国际纺都柯桥的贸易纠纷调解机制 - 柯桥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国轻纺城,全球近1/4纺织品在此交易,纺织产业年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4年柯桥境外人员临时入境8.9万余人次,常住外籍人口近4000人次,繁荣贸易导致商业纠纷增多 [3] "洋娘舅"调解模式的创新实践 - 外籍调解员李天明通过融合中外思维化解纠纷,典型案例中成功将孟加拉商人50%损失转化为下次合作定金 [1][3][4] - 调解模式使市场区域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超30%,化解率近99% [5] - 巴基斯坦籍调解员阿德加入队伍,形成跨文化信任机制 [5] 基层治理体系的多维创新 - 联勤警务站与商会组建联盟,主动预防纠纷并提升化解水平 [5] - 设立"花样版权协同保护岗位"优化营商环境,减少版权纠纷 [5] - 公安机关每年化解矛盾纠纷600万余起,发动2300余万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6] 纺织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 轻纺城从"河边小街"发展为"国际纺都",吸引全球贸易商形成完整产业链 [3][4] - 外籍商人深度参与产业链,如孟加拉采购商与中国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3]
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信用监管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1 14:45
年报服务月宣传活动 - 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年报增信、服务同行"为主题开展年报服务月宣传活动 [1] - 联合鹰潭烨盛美团党支部推出"鹰城先锋·年报骑士"行动,利用外卖骑手贴近商户的优势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1] 创新宣传模式 - 依托美团外卖骑手"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质,将骑手队伍纳入年报宣传网络,打造"年报宣传流动窗口" [1] - 骑手在送餐过程中递送年报宣传资料,提醒商户及时履行年报公示义务,避免信用受损 [1] 培训与实施 - 信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对骑手进行专题培训,讲解年报申报时间、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 制作简明易懂的宣传手册,方便骑手高效传递政策信息,解决商户对年报政策不了解的问题 [1] 党建引领与合作深化 - 行动发挥鹰潭烨盛美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党建+监管+服务"的创新路径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与美团党支部合作,激发骑手队伍的"红色动能",引导其成为政策宣传的"先锋队"和信用建设的"生力军" [2]
珠海常态化开展“香山夜访”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2 16:12
基层治理创新 - 珠海市开展"香山夜访"活动,每周二晚组织1000余名市、区、镇街三级干部下沉331个村(社区)现场听取群众诉求 [1][2][3] - 活动采取"接诉即办"机制,落实"谁接访谁跟踪、谁办理谁反馈"原则,将问题预防在萌芽状态 [4] - 通过建立市区两级综治中心调度机制,推动跨部门高效联动,形成治理合力 [4][5] 工作模式特点 - 领导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主动走访,解决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2] - 主要领导下沉到问题较多、情况复杂的村(社区),确保每周二晚每个村(社区)都有干部接访或入户 [3] - 采取"预防式治理"模式,使社区成为矛盾化解的"第一现场",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4] 实施成效 - 现场为单亲妈妈家庭筹款购买电脑和双层床,解决子女独立生活空间和求学需求 [1] - 优化南虹社区电梯加装方案,协调主管部门加快审批推进项目开工 [2] - 协调搬迁金湾区公交站台,同步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5] - 成功调解斗门区酒后滋事事件,避免矛盾激化 [4]
开江:做实民生警务 守护更有温度
人民网· 2025-05-22 10:41
民生警务与社会治理 - 开江县公安局以民生警务为纽带,串联各项民生实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下足"绣花功夫",织密社会治理网络 [1] - 通过整合派出所、特巡警、交警三大力量,联动村社网格员、商户联防队、平安志愿者三支队伍,构建所队联勤、区域联防、警种联打、部门联调、应急联动的平安新格局 [2] - 依托300余个智慧警务终端,最大限度将警力部署在夜间消费集中区,为"夜经济"打造安全环境,2023年7月以来夜间可防性案件发案数下降41% [2] 川渝区域警务协作 - 开江公安联合重庆梁平公安推动机制建设与治安联防融合,实现川渝边界民警定期联动、联勤、联调,从"各管一片"转变为"携手共进" [3] - 在开江县长岭镇与重庆开州区巫山镇交界处设立川渝毗邻区域首个联勤警务站,共享"电子沙盘"实时监控19个行政村的治安动态 [3] - 通过联勤警务站实现跨区域快速响应,例如5分钟内可抵达重庆区域处理警情,提升协同效率 [3]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 开江公安构建边界巡防"共同体",搭建多方联动协作平台,运用政策引导、普法教育、情感化解等方法高效调解跨界纠纷 [4] - 典型案例显示,两地派出所、司法所、村法律顾问等联合调解,2天内成功化解村民地界争议 [4] -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2%,跨界协同事项办理效率提升300% [4]
苏州市领导专题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5-11 07:38
基层社会治理 - 吴中区郭巷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整合司法、信访、综治等部门资源,提供一站式调解、法律、劳动争议等服务 [1] - 要求优化工作机制,整合人员力量,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效率和服务质量 [1] - 强调构建平安法治、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 医疗卫生服务 - 郭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尹山湖医院)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急救于一体,下设1个分中心和4个服务站 [1] - 要求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增强基本医疗卫生供给可及性 [1] - 目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1] 养老服务 - 调研智慧科技养老生活体验馆,关注适老化应用场景 [2] - 强调聚焦银发经济需求,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丰富多层次服务场景 [2] - 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普惠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2] 科技教育 - 苏州科技馆建有10个常设展厅和3个特效影院,计划今年底开馆 [2] - 要求借鉴先进运营经验,引进领先设施设备,打造精品课程 [2] - 目标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的场所 [2]
上城小营探索“老有所为”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4-27 11:14
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 小营街道老龄化程度高达40.03%,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显著[1] - 通过"多彩银龄行动"项目将低龄老人转化为服务者,形成725名银龄志愿者网络[1][2] - 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道"四级服务网络,发展12支专项队伍[2] 志愿服务案例 - "马大嫂志愿服务队"为高龄居民提供买菜配药等跑腿服务[1] - "小雨伴我"志愿队每日制作300个馒头供给独居孤寡老人[2] - 谢师傅团队通过集资增设智慧道闸解决社区车位占用问题[1] 激励机制设计 - 推出四大类529项福利兑换机制,包含技能提升与生活服务[2] - 智能手机应用、健康膳食课程成为最受欢迎培训项目[2] - 积分累计制度有效提升志愿者参与度[2] 未来扩展计划 - 2023年计划新增1000名志愿者并开展100场活动[3] - 目标为100名志愿者授星以强化激励[3] - 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