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及神经保护药物开发

搜索文档
颜宁/黄健团队发表最新Cell Research论文,助力抗癫痫/镇痛药物精准设计
生物世界· 2025-07-05 12:00
电压门控钠通道Na_v 1.6研究突破 - 电压门控钠通道(Na_v)通过介导钠离子内流控制神经元和肌肉的膜兴奋性,其核心结构由中央孔道结构域(PD)和四个电压感受结构域(VSD)组成[2] - Na_v 1.6亚型由SCN8A基因编码,在中枢神经系统轴突远端起始段高密度表达,功能紊乱与癫痫等神经疾病高度相关[3] - 目前靶向Na_v 1.6的特异性药物极度稀缺,开发精准调控分子是神经药理领域的重要挑战[3] 蜘蛛毒素PaurTx3的作用机制 - 颜宁/黄健团队首次解析蜘蛛毒素PaurTx3与Na_v 1.6结合的复合物结构,发现其通过三个位点协同调控:VSD I、VSD II和通道胞内门控位点[5][7] - PaurTx3源自狼蛛神经毒素,传统认知中仅单点作用,新研究揭示其三位点拮抗的创新作用模式[7] - 该发现打破单靶点药物设计局限,为多肽类药物开发提供结构基础[9] 药物开发应用前景 - 研究为靶向Na_v 1.6的抗癫痫、镇痛及神经保护药物开辟新路径,特别是具有全新作用模式的药物设计[9] - 结构导向的多肽类药物设计方法可能解决Na_v 1.6靶向药物稀缺的行业痛点[9] - 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search期刊,由深圳医学科学院团队主导完成[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