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经济

搜索文档
“长护经济”爆发前夜,这些社会资本已经尝到甜头︱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6-09 20:34
长护险市场潜力与政策导向 - 长护险即将结束试点走向全国 覆盖1.8亿人 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 基金支出超800亿元 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1] - 国际经验显示需按"小政府、大社会"原则运作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1][11] - 长护险带动养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 [1] 受益护理机构类型 - 三类机构将直接受益:护理型养老机构 专业护理机构(护理中心/院/站) 一二级专科医院和基层医院 [3] - 南通市定点服务机构从5家增加到380多家 护理院新增40多家 徐州40家医疗机构转型开展长护险业务 基金支付5398.2万元带动综合营收1.08亿元 [4] - 北京鹏瑞利婧信养老服务中心在未开业阶段已收到8户居家护理需求 成都护理院长护险收入占客单价60% [2] 辅具租赁与科技赋能 - 南通推出辅助器具租购服务模式 失能人员每天支付0.45元可租赁多功能照护床 [6] - 辅具租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当前国内护理床水平与日本仍有差距 [6][7] - 智能照护床企业将长护险视为重要商机 租赁模式被视为最佳商业模式 [6] 商业长护险发展现状 - 商业长护险占健康险保费总规模8% 目前多依托终身寿险以现金支付为主 [8] - 南通推出普惠产品"南通护理保"年保费198元/人 部分地区惠民保已纳入护理服务 [8] - 保险公司积极布局经办管理服务市场 通过经办业务获客并进行二次开发 [8][9] 政府角色与制度构建 - 2024年国家医保局密集出台配套措施 统一标准规范管理 涵盖机构/经办/照护师等环节 [10] - 需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政府应在财税政策、土地供应、水电价格等方面支持社会力量 [11] - 政府核心职能包括设立服务机构资质门槛 建立监管模式 实施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