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院士制度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
新华社· 2025-06-06 11:16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1][2] - 要求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攻关,瞄准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明确核心技术突破口[3] - 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 院士制度改革 - 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注重重大科学研究和国家工程中的贡献,防止增选不正之风[4] - 加强院士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责任,鼓励专注科研,排除非学术干扰[4] 资源节约工作 - 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2][5] - 重点抓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5] - 建立市场化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重点产业能耗、水耗标准[5]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试点需审慎推进,坚持同地同权同责,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价交易[6] - 严守土地公有制和耕地红线,合理规划土地用途[6][7] 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强化县域医疗资源统筹,优化乡村医疗资源配置[7] -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和疾病防控能力[7]
【科技日报】为祖国科技发展绘蓝图
科技日报· 2025-05-30 08:23
中国科学院学部历史贡献 - 1955年6月1日正式成立,70年来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咨询机构和思想库,在学术引领、战略决策咨询、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 - 主导制定新中国首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开创国家科学基金制度(1981年建议设立,1986年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 - 推动"863计划"制定(1986年4位学部委员提交高技术发展建议)和中国工程院成立(1992年6位学部委员建议)[3][4] 重大咨询与战略研究 - 2021年启动"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组织百余位院士专家提出排放、固碳、政策三方面框架路线图 [2] - 累计完成380余份咨询报告,向中央报送400余份院士建议,参与全国多地发展规划咨询 [5] 科学普及与学风建设 - "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活动自2002年发起,举办科普活动超万场次,2023年启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 [6] - 1996年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2001年制定首部《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2019年联合工程院发布学风建设倡议书 [7] 院士制度改革 - 2022年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建立候选人公示、年度报告等制度,强化院士称号学术性和荣誉性 [8] - 从1981年科学院最高决策机构调整为1984年国家最高咨询机构,1994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持续优化遴选机制和学科年龄结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