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陵阳公样
icon
搜索文档
当波斯纹样遇上东方瑞兽:窦师纶与陵阳公样传奇
经济观察报· 2025-09-03 12:23
陵阳公样历史背景 - 窦师纶于公元621年以大使身份赴蜀地益州监制舆服器物 催生陵阳公样丝绸纹样 [1][4] - 窦氏家族为北魏至隋唐顶级权贵 窦师纶祖父为隋朝左武卫大将军 祖母为隋文帝姐姐 父亲窦抗为唐朝开国元勋官至宰相 [2] - 窦师纶因收殓安葬李渊第五子李智云获皇室信任 被李渊封为陵阳郡开国公 封号源于其信奉道教长生之道 [2][3] 陵阳公样创作条件 - 益州为唐代丝绸生产中心 蜀锦以章彩奇丽闻名 汇聚各地能工巧匠 保留三国织锦传统 [4] - 丝绸之路繁荣带来中亚西亚文化影响 联珠纹 对兽纹等异域图案在蜀地丝绸中常见 [5][6] - 唐代民族融合拓宽视野 织锦技术突破 斜纹纬锦和花楼织机应用使花纹更复杂色彩更华丽 [6] 陵阳公样设计创新 - 吸收波斯萨珊王朝联珠纹 以20颗圆珠串联成环象征神圣之光 环内填充猪头 大鸟等动物纹样 [7] - 借鉴中亚粟特锦 以变形联珠纹或花卉作团窠环 填充狮 鹿 含绶鸟等动物纹 分青绿黄冷色系和红黄藏青暖色系 [8] - 进行三重改造:将单层联珠环优化为双层联珠环增强层次感 将窠内单只动物改为对雉 斗羊等对称瑞兽 在团窠外围添加花卉卷草等本土纹样 [9][10][11][13] 陵阳公样样式演变 - 早期联珠团窠动物纹由20颗左右圆珠串联成环 内填对兽或单兽 异域风格强烈 流行于初唐 武德四年用于高级官员常服 盛唐初期较少使用 [15] - 主流花环团窠动物纹用花卉卷草取代联珠环 形成华丽边框 内填狮子 麒麟 凤凰等中国传统祥禽瑞兽 造型饱满大气 流行于盛唐至晚唐 [16][17][18] - 特殊双联珠团窠纹采用双层联珠环 空白部分辅以唐草十样花 内填对龙纹 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至日本奈良 吐鲁番出土残片证实为四川初唐产品 [19][20] 陵阳公样文化影响 - 唐诗记载其风貌 卢纶描述"花攒骐驎枥 锦绚凤凰窠" 杜甫赞叹"花罗封蛱蝶 瑞锦送麒麟" 孙光宪描绘"团窠金凤舞襜襜" 韦庄提及"鸳鸯愁绣双窠" [22] - 纹样结构以花卉或联珠构成团窠圆环 内填成对祥瑞动物 色彩绚丽 融合西域元素 成为唐代贵族服饰风尚标杆 [22][24] - 作为四川织造内库珍品 与西域银器胡瓶同列 价值连城 通过丝绸之路传播 成为中外文化交流见证 [24]
文博日历丨《长安的荔枝》中的文博彩蛋,你发现了吗?
央视新闻· 2025-06-15 09:43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文博彩蛋分析 核心观点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通过高度还原唐代服饰、妆容、道具等细节,展现了丰富的文博彩蛋,与历史文物高度契合 [1][3][5][7][9][11][12][14][16][20][22][24][26] 唐代女性发型与妆容 - 十七娘的发型与莫高窟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及唐代仕女俑发型相似,高耸显发量 [1] - 李善德女儿"袖儿"的双垂髻是唐代小女孩经典造型,参考"唐朝胖妹"文物 [5] - 泥塑彩绘仕女俑头像可作为十七娘"同款"妆容的参考 [3] 唐代男性服饰纹样 - 何有光的"坎肩"造型采用联珠对鹿纹,外圈为联珠纹,内部为对鹿纹,属于唐代"陵阳公样" [7][9] - 联珠对马纹锦与剧中服饰纹样对比还原度达99%,包括十字形花纹也完全复刻 [11][12] 唐代配饰与日常用品 - 郑平安的皮包造型与唐代胡人背包俑相似,实用且时尚 [14] - 李善德父女的斜挎包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单肩背包设计一致 [16] - 宴饮场景中的杯子疑似唐代邢窑白釉绿彩吸杯,为唐代"创意吸管杯" [20][22] 唐代舞蹈与马具 - 胡旋舞的圆形毯子还原了千年前的舞蹈配置,与唐代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上的舞蹈俑形象一致 [22][24] - 剧中马的配饰参考洛阳博物馆藏三彩黑釉马,设计考究 [26] 文化传承与观众体验 - 剧中细节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认出文物时如同"吃下荔枝一颗,每一刻都新鲜清润"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