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旅
搜索文档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10-02 17:31
陶瓷产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 湖南陶尔陶瓷科技展出自动化陶瓷杯耳机,通过绞碎抽真空、挤压、入模成型工序,杯耳成型脱模时间不到一分钟,替代传统注浆方式[1] - 自动化生产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无需手工修改,改善工人生产环境[1] - 醴陵陶瓷企业广泛应用机械手臂、3D打印、自动喷釉机等自动化设备,智能化产线相继建成投产,6家企业上榜2025年度湖南省级智能工厂名单[3] - 醴陵近100家陶瓷生产企业累计投入近4亿元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引进安装近1100台(套)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3] 电瓷产业规模与技术发展 - 醴陵电瓷产量占全国近30%,特高压绝缘子产量占全国40%以上,规上电瓷电器企业达76家[3] - 电瓷产业技术升级延伸至原料领域,华鑫电瓷攻关用工业氧化铝替代传统铝矾土,以提升电瓷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及耐腐蚀性[5] - 醴陵于2025年6月启动陶瓷"1+N"研发设计平台搭建工作,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产业创新[5] 陶瓷与文旅产业融合 - "陶瓷+文旅"新模式将生产线转化为旅游风景线,游客可参观陶瓷生产场景并体验拉坯、绘画等制作过程[7] - 中国陶瓷谷、醴陵窑等20余个工业旅游品牌将陶瓷工艺流程转化为可体验场景,工业遗址转型为文旅资产[7] - "来醴陵捡瓷器"成为热门旅游IP,2025年一季度吸引游客突破300万人次[7] 产业经济与社会贡献 - 陶瓷产业是县域工业主支撑,直接带动近20万人就业,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销售等全链条[7] - 产业在带动就业、激活文旅、拓展市场、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7]
“陶瓷+文旅”助力乡村品牌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03 07:25
乡村陶瓷产业发展模式 - 乡村产业作为优化乡村经济格局、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功能更趋凸显,以"陶瓷+文旅"融合为例,构建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双向赋能机制[1] - 江西省景德镇湘湖村依托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人才与技术专长,建立集陶瓷创意设计、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陶瓷生态系统[1] - 陶瓷产业价值超越器物制造的物理属性,以文化叙事重构品牌价值内核,打造文化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复合型价值体系[1] 资源要素整合 - "陶瓷+文旅"模式构建"文化基因显性化—产业要素结构化—创新生态网络化"整合系统[2] - 文化基因显性化: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据解析陶瓷设计制作全流程知识,建立工艺知识谱系,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复原窑炉遗址等[2] - 产业要素结构化:生产端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记录全链条信息,消费端开发文旅大数据平台形成市场需求图谱,推动产业生态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型[2] - 创新生态网络化:建立"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职业化教育"立体式培养模式,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跨界融合[2] 文化价值实现 - 文化价值实现是"陶瓷+文旅"模式的核心引擎,构建生产到消费的完整转化链条[3] - 文化IP孵化:建立陶瓷文化IP孵化平台,完善版权机制,开发"陶瓷+科技""陶瓷+时尚"等跨界产品,形成标准化视觉元素库[3] - 消费场景创新:开发陶瓷工坊实景秀、窑变艺术实验室等体验项目,建设数字孪生文化空间,探索"定制化设计—柔性化生产—智能化服务"新型制造模式[3] - 品牌营销传播: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新媒体内容中台,搭建陶瓷文化爱好者论坛社区,实施陶瓷文化使者全球招募计划[3] 体制机制创新 -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破解发展瓶颈[4] - 制度领航:政府编制陶瓷文旅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加强财税支持与知识产权保护[4] - 市场驱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跨界融合,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注重品牌建设[4] - 多元共治:引进社会组织参与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加强高校专业人才培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4][5]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千年窑火淬新瓷 “陶瓷+”烧出百亿产业
新华社· 2025-05-15 17:03
行业概况 - 德化县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三班镇是其陶瓷文化发祥地,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 [1] - "瓷+茶"和"瓷+文旅"模式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 [1] - 三班镇陶瓷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镇内半数以上人口就业,形成"3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 [6] 历史与文化 - 三班镇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的古窑址,尾林—内坂窑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 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南宋"南海一号"和清代"泰兴号"沉船均发现三班镇古窑瓷器 [2] - 月记窑始建于1619年,是目前仍在烧制的400多年历史的古法柴烧龙窑 [10] 生产与技术 - 生产模式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产品从日用瓷扩展到工艺瓷、茶具、文创陶瓷等 [3] - 柴烧工艺需每15分钟投柴一次,瓷器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几十小时 [10] - 月记窑品牌年销售额近亿元,全网粉丝量近百万,产品带有数字编码"身份证" [10] 产品与市场 - 三班镇生产全国80%以上的陶瓷茶具,茶具城总投资25亿元,拥有600多个店面 [7][8] - 陶瓷茶罐因密封性好、能提升茶叶档次而受市场青睐 [8] - 文创产品如动画联名餐具、东方元素摆件、卡塔尔世界杯啤酒杯等成为"爆款" [11] 产业链与创新 - 茶具城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配套包括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酒店等 [7] - 月记窑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300亩,提供陶艺体验和窑炉构造参观 [10]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工艺创新、智造升级和陶瓷工业、文化、旅游融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