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政策合规
搜索文档
【养老之道】别让隐私政策蜕变为“霸王条款”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9
监管动态与违规情况 -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近期通报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涉及未显著告知隐私政策、未经同意共享数据、未提供有效注销功能等 [1] - 2024年工信部通报的50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及SDK中,有27款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占比54% [1] - 2023年通报的9批APP中,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情况出现143次,占比达49.5% [1] - 今年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已通报13款违规应用,覆盖外卖、金融、社交等多个领域,此次为年内第二次大规模点名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移动应用行业普遍存在用户被迫在“全盘接受”隐私政策与“拒绝服务”间二选一的现象,即“功能胁迫” [2] - 企业将海量用户信息视为“免费金矿”,隐私合规成本高昂,包括数据安全措施和第三方检测,使隐私保护在运营成本中处于次要地位 [2] - APP技术隐蔽性强,用户常在无知无觉中信息被攫取,导致“知情同意”原则形同虚设 [2] 企业责任与应对 - 企业需抛弃“能收则收”的原始冲动,将个人信息保护从合规负担转化为核心责任 [2] - 企业应主动关注监管动态,明确行业合规边界,尤其处理大量或敏感信息时,技术防护如加密存储、内外网隔离应成为标准配置 [2] - 用户信任是数字时代最珍贵的资产,若隐私协议沦为形式,技术防护形同虚设,将侵蚀企业生存根基 [2] 监管框架建议 - 监管需更精细有力,可借鉴“分类施策”智慧,对APP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不同业务场景及体量的应用定制规则 [3] - 监管应强化“负面清单”思维,严厉打击默认勾选、捆绑同意等擦边球行为,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3] - 柔性监管不可或缺,可设立整改缓冲期,以差异化激励替代单纯处罚,在规范与行业活力间寻求平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