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条款无效

搜索文档
互联网大厂有员工在APP审核、投流中受贿,细节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44
互联网行业腐败问题 - 互联网行业出现"小权力、大腐败"现象,业务部门掌握流量等资源分配权,职权寻租空间大[2][3] - 典型案例显示某互联网公司业务经理利用APP上架审核、流量扶持等职权受贿614万元[3] - 行贿形式与新兴技术结合,不限于传统金钱利益,如视频业务负责人通过流量倾斜受贿400余万元[3] - 电商平台运营人员利用店铺审批权限一年内受贿9200万元,反映流程审批环节存在普遍漏洞[4] 司法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2件典型案例,通过司法审判疏解民营企业发展痛点[1] - 明确"背对背"付款条款无效,判决大型建筑公司支付拖欠中小电缆企业的157万元货款[6] - 司法机关强调对新兴领域犯罪严惩不贷,以警示互联网企业改善内部治理环境[4][7] 大公司与中小企业交易不平等问题 - 大型企业利用市场优势强加"背对背"条款,将第三方付款风险转嫁给下游中小企业[6] - 法院认定此类条款违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属无效霸王条款[6] - 典型案例为中小企业账款回收难题提供司法支持,促进公平市场竞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