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乐产业线下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音乐市场之困
36氪· 2025-08-04 07:18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结构 - 音乐演出市场规模达387.33亿元 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1027.46亿元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示教音乐比做音乐和卖音乐的总和更大 [8] -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规模超过演出和数字音乐总和 反映产业依赖"进入行业的幻想"驱动而非作品或听众 [10][23] 中韩音乐产业模式对比 - 韩国偶像产业高度标准化 团体出道成本5-9亿韩元 产业集中在少数大爆款团体且出海导向 生态极度可复制且偏离主流难存活 [11] - 韩国模式虽被视作畸形 但具备海外市场、资本回报和完整产业逻辑 属于异化的成功体系 [11][13] 全球与中国收入结构差异 - 2024年全球音乐市场收入达762亿美元 现场音乐占比46.1%为最大收入来源 录制音乐占40.9% [13] - 中国线下演出场景薄弱 依赖线上流媒体支撑增长 腾讯音乐白皮书侧重数字音乐叙事 但全球现场音乐仍居主导地位 [13][14] 国内外A&R机制差异 - 西方A&R依赖线下场景评估艺人 通过现场演出观察舞台张力 并与艺人直接沟通职业规划 形成线下驱动判断体系 [17] - 国内A&R过度依赖数据平台榜单和短视频转化率 以数据KPI为导向 忽视艺人风格契合与长期发展 [19] 厂牌运营与平台逻辑冲突 - 厂牌需线下场景支撑艺人合作、同台演出和观众认知建立 依赖门票、周边、赞助等多元收入 [21] - 平台主导流量分配 追求爆款单曲版权变现 缺乏长期艺人培育动力 导致音乐产业沦为流量生意 [21][23] 产业闭环缺失问题 - 中国缺乏线下市场和音乐场景 导致狭义音乐产业内循环不成立 需靠非音乐周边产业输血 [13] - 产业畸形体现为音乐培训产值反超核心产业 形成"从想赚钱者身上赚钱"的黑色幽默模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