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乐
搜索文档
真金白银送“大礼包”!广州六区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好犀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1:13
(原标题:真金白银送"大礼包"!广州六区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好犀利")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10月28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下,由腾讯主办、广深多部门支持的"2025内容创 作者嘉年华"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活动上,广州多区集中发布广东内容创作者发展扶持政策包,涵盖 资金扶持、培训孵化、平台曝光、商业变现等多维举措,为全球创作者提供系统性支持,助推广东成 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海珠区:每年投入4000万元激发创作动能 今年10月,推出《海珠区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出爆款、造 基地、抢人才、建生态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海珠区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 游戏等领域,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激发动能。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响应创作者需求,为创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政策申报指导、流量资源链接、技 术交流合作、作品孵化赋能等,加快政策红利兑现。建立内容创作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优秀人才落 户发展,帮助企业吸纳创作人才。服务优质内容出海,对文化出海重点企业及作品给予补助、开拓渠 道,促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实现从创意到创业的商业转化。充分开 ...
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数据时代——读《数据资本论》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2:49
书籍核心观点 - 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需重新思考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以推动经济转型 [4] - 本书探讨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重构经济和社会秩序,核心价值在于描绘数字时代生产要素的重新定义和分配的宏大蓝图 [5] - 构建以人为本、由可信数据与可信人工智能组成的生态系统是驾驭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 [13]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现状与挑战 - 数据垄断已成为时代痼疾,大量数据资源被锁在“数据孤岛”中,个人数据被广泛使用但个人未获得足够价值补偿 [6] - 数据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种现象阻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6] - 20世纪为抗衡工业巨头的垄断,催生了反垄断法等法规,民众组织在平衡垄断负面影响上发挥核心作用 [6][7] 数据合作的解决方案 - 作者推崇以社区数据合作作为解决数据垄断的方案,即人们自愿共享个人数据为团体创造价值 [7] - 数据合作能使成员形成有洞察力的整体,为个人提供数据管理建议,并通过内部分析使成员受益 [7] - 以“开放音乐”项目为例,通过标准化音乐元数据层和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为音乐相关交易奠定基础 [7] 音乐产业数字化架构 - 未来数字音乐生态系统需建立三层架构:最底层是音乐元数据层,中间层是音乐版权、许可和版税管理层,第三层是音乐虚拟资产层 [9] - 中间层核心是实现音乐版权归属、交易、许可证发放与跟踪的分布式管理,智能合约技术有突出优势 [9] - 第三层允许将音乐作品和权利作为数字代币确认,包含多个全球运作的分布式音乐权利交易网络,跨网络互操作性是发展重点 [9] 开放算法与隐私保护 - 在医疗等领域,最大挑战来自数据隐私保护,需构建以隐私为核心的数据理念 [10] - 提出五层级开放算法架构:应用层、开放算法层、加密数据层、隐私保护计算层、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文件/分区层 [10] - 架构原则是通过设计共享分析结果而非导出数据,算法植入数据存储库计算,禁止数据导出和复制除非用户请求并获法院授权 [10] 隐私保护计算范式 - 秘密共享方案将秘密数据加密分割成M份,需至少N份碎片汇聚才能恢复原始数据,增加系统破坏难度 [10] - 多方计算可为特定群体提供加密的协同计算,例如多家医院可联合计算地区民众整体健康状况而不公开明文数据 [11] - 麻省理工学院的Enigma项目借助区块链节点探索新型的多方计算和秘密共享配置,实现存储与计算的协同分布 [10] 区块链技术的互操作性 - 区块链发展关键挑战在于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未来或将迎来由多个区块链系统构成的“群岛式”生态 [12] - 区块链共享账本记录的签名信息具有明确经济价值,并具备重塑金融系统、公共事业等行业格局的潜力 [12] - 当前许多区块链开发平台试图成为唯一交易平台,但互联网根本宗旨是互操作性,系统间互操作性是成为未来商业基础设施的不可或缺的要求 [13]
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辽宁日报· 2025-09-22 09: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厅字 〔2024〕29号)精神,顺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优化数字营商环境,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推进数字辽宁 建设,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结合辽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发展数 字贸易全产业链为重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塑造对外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服务 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45%以上,跨境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 50%以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省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二、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平台 (一)打造沈大"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支持沈阳市、 ...
辽宁: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1:07
发展目标 -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5%以上 [1] - 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提升至50%以上 [1] -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且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1] 区域发展布局 - 打造沈阳大连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并提升集聚水平 [2] - 形成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数字贸易发展格局 [2] - 支持地区参加国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创新示范创建 [2] 平台建设 - 引进培育数字技术领域和数字服务领域平台运营主体 [2] - 推广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2] - 市场化高质量打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 [2] 业态模式创新 - 发展数字订购贸易并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做强做大 [3] - 推动跨境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 [3] - 支持跨境电商加产业带模式发展 [3] 数字化改造 -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数字化水平 [3] - 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实现业务掌上办 [3] - 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贸易单据应用 [3] 技术产业融合 - 开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攻关 [3] - 高标准布局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3] -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3] 服务贸易转型 - 促进金融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 [3] - 支持服务外包和数据贸易发展 [3] - 加快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数字物流链条融合 [3] 数字产品贸易 - 推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打造数字产品 [4]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 [4] - 建设老字号产品文化产品等数字化消费场景 [4] 技术支撑体系 - 打造高质量数据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建设 [4] -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数字贸易领域高效转化 [4] 基础设施保障 - 加快构筑5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 [5] - 探索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拓宽云算力服务渠道 [5] - 打造支撑数字贸易的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供应链 [5]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13:59
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4149.5亿元且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数字技术、数字服务、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1] 数字贸易政策与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包括1场全球数贸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及N个特色项目 [1] - 政策制度、平台载体、规则标准取得全方面进展 [1] - 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生成式AI、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杭州市数字贸易建设 - 杭州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6个特色基地为核心区的布局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并培育数字贸易示范企业 [2] -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实施综保区建设等五大提升工程 [2] 数字贸易发展目标 - 杭州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 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总部经济、数字博览、数贸服务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 [2] - 数贸会作为国家级展会成为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金名片 [1]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10:04
数字贸易发展态势 - 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达414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数字技术、数字服务、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外 [1] 政策与战略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 包括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 [1] - 杭州规划数贸港核心区布局 以萧山滨江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 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实施五大提升工程 [2] 平台建设与产业促进 -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展会 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 展示生成式AI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 杭州打造数字贸易创新港 集成数贸高端会展、总部经济、数字博览等功能 目标2027年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10
浙江省数字贸易发展概况 - 浙江省全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技术 数字服务 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 数字音乐 数字影视 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外 网文 网剧 网游等文化"新三样"积极出海 [1]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414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1] - 数字贸易额已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政策制度 平台载体 规则标准等领域取得全方面进展 [1] 政策规划与布局 - 构建"1+3+N"发展布局: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杭州 宁波 义乌3个中心 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1] - 杭州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 以萧山 滨江 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区 以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的数贸港核心区布局 [2] - 萧山区块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 培育一批数字贸易示范企业 [2] - 钱塘区块围绕跨境电商 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 实施综保区建设 数字贸易等五大提升工程 [2] 重要平台建设 -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作为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是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金名片" [1] - 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 展示生成式AI 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术 [1] 区域发展目标 - 杭州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 数贸总部经济 数字博览 数贸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 [2] - 杭州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2]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1.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5:38
行业整体收入 -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17485.36亿元,同比增长8.07% [1] 细分领域收入结构 - 互联网广告收入7583.6亿元,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音乐位列收入前四位 [3] - 网络文学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 [5] - 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板块收入增幅明显 [3] 用户与内容规模 -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6.38亿人,同比增长16% [5] - 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4210万部,同比增长11.19% [5] - 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达3030.1万人 [5] 技术融合与创新 - 人工智能与出版业深度融合,涌现通用AI模型、垂类出版AI模型及AI工具 [3] - 开发或应用AI的企业数及高质量数据集数均实现增长 [4] - 出版单位通过"出版+"模式构建多元生态,拓展融合发展路径 [3] 文化价值与国际化 - 数字出版物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 网络文学海外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活跃用户约2亿人 [5]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人,作品新增50万部,微短剧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收入超1.7亿美元 [5] 战略发展方向 - 地方出版集团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和平台 [3] - 数据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战略资产 [5] - 需强化数据意识、打通数据壁垒、制定标准规范并应对版权伦理新课题 [5]
武汉“造梦工厂”半年吸引400个剧组
长江日报· 2025-08-22 08:30
微短剧产业基地发展 - 长江微短剧基地是湖北首个微短剧产业基地 占地8800平方米 拥有63个实景影棚及专业拍摄设备[2] - 基地通过多场景集成模式使剧组制作成本下降30% 制作周期缩短35% 5-7天即可完成一部短剧拍摄[2][3][4] - 开业半年接待超400个全国剧组 单日最高七八个剧组同时拍摄 配备4.3万件道具和MOCO自动机械臂等高科技设备[2][3] 数字音乐产业生态 - 海葵数字音乐产业园已入驻400多名从业者 预计年营收达5亿元 曾推出《白月光与朱砂痣》等热门作品[6] - 园区正打造音乐街区 整合创作表演消费功能 通过线上平台挖掘音乐人并投资成立个人工作室[6] - 合作音乐人包括王靖雯 海来阿木等 形成从创作到职业化的完整孵化体系[6] 数字内容产业扩张 - 抖音集团在武汉新落户18家数字内容企业 其中8家企业营收总额突破140亿元[7] - 国家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落地 31款游戏获版号 包括腾讯《暗区突围》等4款产品[7] - 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吸引近20家企业入驻 已形成研发发行运营完整产业链[7] 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 微短剧基地联动文旅资源 将黄鹤楼等景点纳入协拍联盟 推动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模式[4] - 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器材租赁 美术制景 审查备案 并配套餐饮住宿交通支持[4] - 产业聚集为留汉大学生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形成全产业链平台覆盖内容生产与文化出海[4][5]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虎嗅· 2025-08-04 15:36
音乐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中国音乐产业收入结构失衡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著超过音乐演出市场的387.33亿元和数字音乐产业的1027.46亿元 [10][30] - 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中现场音乐占比46.1% 录制音乐占比40.9% 呈现以线下演出为主导的健康生态 [16] - 中国音乐市场形成"教音乐>学音乐>做音乐"的逆向价值链 产业核心由培训需求而非作品消费驱动 [10][32] 中外产业生态对比 - 西方音乐产业建立在线下场景基础之上 A&R体系通过现场演出评估艺人舞台表现力与发展潜力 [19][21][23] - 韩国偶像产业虽高度标准化 但通过5-9亿韩元/团体的投入形成可复制的海外输出模式 实现资本回报闭环 [12][13] - 中国音乐创作体系存在师徒传承的封闭性 技术规范与审美固化导致创新乏力 [6] 平台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困境 - 流媒体平台掌控流量分配权 采用数据中台模式管理艺人 以短视频转化率和粉丝数据为核心KPI [24][26] - 爆款单曲版权成为主要盈利点 艺人长期发展价值被忽视 行业陷入短期流量博弈 [27][28][29] - 线下演出场景缺失导致厂牌生态难以建立 艺人缺乏巡演/周边/赞助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14][25] 产业认知偏差与现实矛盾 - 行业讨论聚焦审美批判而非产业分析 将市场问题简化为"审美缺失"或"创造力不足"的道德指责 [2][3][5] - 数字音乐白皮书侧重线上流媒体叙事 与中国实际以培训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存在显著偏差 [15][17] - 艺术价值与商业回报形成认知割裂 海外市场认可艺术存在本身的价值 而国内市场强调投入产出比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