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音乐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13:59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说,浙江省数字贸易额已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政策制度、平台载 体、规则标准等领域取得了全方面进展。《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构 建"1+3+N"发展布局,即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 同时鼓励其他城市特色化打造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数贸会作为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据悉,即 将举办的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展示生成式AI、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 术,为企业搭台,帮商家出海,聚力获订单。 作为数贸会举办城市,杭州正在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以萧山、滨江、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 区,以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的数贸港核心区布局。其中,萧山区块已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 示范区,培育了一批数字贸易示范企业;钱塘区块将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实施综保区 建设、数字贸易等五大提升工程。 经济日报杭州9月13日讯 近年来,浙江省全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数字技术、数字服务、跨境电商 等业态蓬勃发展,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 ...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10:04
作为数贸会举办城市,杭州正在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以萧山、滨江、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 载区,以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的数贸港核心区布局。其中,萧山区块已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 易示范区,培育了一批数字贸易示范企业;钱塘区块将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实施综保 区建设、数字贸易等五大提升工程。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凯波表示,杭州将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数贸总部经济、数字博览、数贸服 务等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本报杭州9月13日讯(记者李景)近年来,浙江省全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数字技术、数字服 务、跨境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游戏等产品远销海外,网文、网剧、网游等 文化"新三样"积极出海。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4149.5亿元,同比增长13.2%。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说,浙江省数字贸易额已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政策制度、平台 载体、规则标准等领域取得了全方面进展。《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构 建"1+3+N"发展布局,即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同 ...
完善规划布局 用好展会平台 浙江聚力发展数字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10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凯波表示,杭州将打造集数贸高端会展、数贸总部经济、数字博览、数贸服务等 于一体的数字贸易创新港,力争到2027年实现数字贸易额4400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说,浙江省数字贸易额已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政策制度、平台载 体、规则标准等领域取得了全方面进展。《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构 建"1+3+N"发展布局,即1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杭州、宁波、义乌3个中心, 同时鼓励其他城市特色化打造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数贸会作为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据悉,即 将举办的第四届数贸会将聚焦数字贸易头部企业及新技术,展示生成式AI、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尖端技 术,为企业搭台,帮商家出海,聚力获订单。 作为数贸会举办城市,杭州正在构建以数贸会为牵引,以萧山、滨江、钱塘3个自贸区块为产业承载 区,以6个数字贸易特色基地为重点的数贸港核心区布局。其中,萧山区块已成为首批浙江省数字贸易 示范区,培育了一批数字贸易示范企业;钱塘区块将围绕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实施综保区 ...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1.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5:38
行业整体收入 - 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17485.36亿元,同比增长8.07% [1] 细分领域收入结构 - 互联网广告收入7583.6亿元,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音乐位列收入前四位 [3] - 网络文学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 [5] - 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板块收入增幅明显 [3] 用户与内容规模 -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6.38亿人,同比增长16% [5] - 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4210万部,同比增长11.19% [5] - 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达3030.1万人 [5] 技术融合与创新 - 人工智能与出版业深度融合,涌现通用AI模型、垂类出版AI模型及AI工具 [3] - 开发或应用AI的企业数及高质量数据集数均实现增长 [4] - 出版单位通过"出版+"模式构建多元生态,拓展融合发展路径 [3] 文化价值与国际化 - 数字出版物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 - 网络文学海外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活跃用户约2亿人 [5] - 海外本土作者新增12万人,作品新增50万部,微短剧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收入超1.7亿美元 [5] 战略发展方向 - 地方出版集团积极对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和平台 [3] - 数据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战略资产 [5] - 需强化数据意识、打通数据壁垒、制定标准规范并应对版权伦理新课题 [5]
武汉“造梦工厂”半年吸引400个剧组
长江日报· 2025-08-22 08:30
微短剧产业基地发展 - 长江微短剧基地是湖北首个微短剧产业基地 占地8800平方米 拥有63个实景影棚及专业拍摄设备[2] - 基地通过多场景集成模式使剧组制作成本下降30% 制作周期缩短35% 5-7天即可完成一部短剧拍摄[2][3][4] - 开业半年接待超400个全国剧组 单日最高七八个剧组同时拍摄 配备4.3万件道具和MOCO自动机械臂等高科技设备[2][3] 数字音乐产业生态 - 海葵数字音乐产业园已入驻400多名从业者 预计年营收达5亿元 曾推出《白月光与朱砂痣》等热门作品[6] - 园区正打造音乐街区 整合创作表演消费功能 通过线上平台挖掘音乐人并投资成立个人工作室[6] - 合作音乐人包括王靖雯 海来阿木等 形成从创作到职业化的完整孵化体系[6] 数字内容产业扩张 - 抖音集团在武汉新落户18家数字内容企业 其中8家企业营收总额突破140亿元[7] - 国家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落地 31款游戏获版号 包括腾讯《暗区突围》等4款产品[7] - 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吸引近20家企业入驻 已形成研发发行运营完整产业链[7] 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 微短剧基地联动文旅资源 将黄鹤楼等景点纳入协拍联盟 推动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模式[4] - 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器材租赁 美术制景 审查备案 并配套餐饮住宿交通支持[4] - 产业聚集为留汉大学生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形成全产业链平台覆盖内容生产与文化出海[4][5]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虎嗅· 2025-08-04 15:36
音乐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中国音乐产业收入结构失衡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著超过音乐演出市场的387.33亿元和数字音乐产业的1027.46亿元 [10][30] - 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中现场音乐占比46.1% 录制音乐占比40.9% 呈现以线下演出为主导的健康生态 [16] - 中国音乐市场形成"教音乐>学音乐>做音乐"的逆向价值链 产业核心由培训需求而非作品消费驱动 [10][32] 中外产业生态对比 - 西方音乐产业建立在线下场景基础之上 A&R体系通过现场演出评估艺人舞台表现力与发展潜力 [19][21][23] - 韩国偶像产业虽高度标准化 但通过5-9亿韩元/团体的投入形成可复制的海外输出模式 实现资本回报闭环 [12][13] - 中国音乐创作体系存在师徒传承的封闭性 技术规范与审美固化导致创新乏力 [6] 平台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困境 - 流媒体平台掌控流量分配权 采用数据中台模式管理艺人 以短视频转化率和粉丝数据为核心KPI [24][26] - 爆款单曲版权成为主要盈利点 艺人长期发展价值被忽视 行业陷入短期流量博弈 [27][28][29] - 线下演出场景缺失导致厂牌生态难以建立 艺人缺乏巡演/周边/赞助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14][25] 产业认知偏差与现实矛盾 - 行业讨论聚焦审美批判而非产业分析 将市场问题简化为"审美缺失"或"创造力不足"的道德指责 [2][3][5] - 数字音乐白皮书侧重线上流媒体叙事 与中国实际以培训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存在显著偏差 [15][17] - 艺术价值与商业回报形成认知割裂 海外市场认可艺术存在本身的价值 而国内市场强调投入产出比 [7][8][9]
中国音乐市场之困
36氪· 2025-08-04 07:18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结构 - 音乐演出市场规模达387.33亿元 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1027.46亿元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示教音乐比做音乐和卖音乐的总和更大 [8] -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规模超过演出和数字音乐总和 反映产业依赖"进入行业的幻想"驱动而非作品或听众 [10][23] 中韩音乐产业模式对比 - 韩国偶像产业高度标准化 团体出道成本5-9亿韩元 产业集中在少数大爆款团体且出海导向 生态极度可复制且偏离主流难存活 [11] - 韩国模式虽被视作畸形 但具备海外市场、资本回报和完整产业逻辑 属于异化的成功体系 [11][13] 全球与中国收入结构差异 - 2024年全球音乐市场收入达762亿美元 现场音乐占比46.1%为最大收入来源 录制音乐占40.9% [13] - 中国线下演出场景薄弱 依赖线上流媒体支撑增长 腾讯音乐白皮书侧重数字音乐叙事 但全球现场音乐仍居主导地位 [13][14] 国内外A&R机制差异 - 西方A&R依赖线下场景评估艺人 通过现场演出观察舞台张力 并与艺人直接沟通职业规划 形成线下驱动判断体系 [17] - 国内A&R过度依赖数据平台榜单和短视频转化率 以数据KPI为导向 忽视艺人风格契合与长期发展 [19] 厂牌运营与平台逻辑冲突 - 厂牌需线下场景支撑艺人合作、同台演出和观众认知建立 依赖门票、周边、赞助等多元收入 [21] - 平台主导流量分配 追求爆款单曲版权变现 缺乏长期艺人培育动力 导致音乐产业沦为流量生意 [21][23] 产业闭环缺失问题 - 中国缺乏线下市场和音乐场景 导致狭义音乐产业内循环不成立 需靠非音乐周边产业输血 [13] - 产业畸形体现为音乐培训产值反超核心产业 形成"从想赚钱者身上赚钱"的黑色幽默模式 [23]
格式条款问题突出 强化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2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网络教育、知识付费、有声读物等领域 的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了新态势。在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也讲述了相关典型案例。 例如某网站经营者独享《战狼2》等影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购买VIP会员的方式进 行观看。被告作为某App的经营者,购买了该网站13个VIP会员,通过登录会员账号获取原告网站上的 正版影片资源,向其App用户提供有偿播放服务。 该案中,原告网站认为被告侵害了其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被告辩称其提供的 是"共享会员"商业模式,不影响原告平台的收入和商业价值,不构成侵权。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定,被告超出了VIP会员使用权限,具有明显的"搭便车"和"食人而肥"的特点, 主观上存在明显恶意。共享应以各方的互利共赢为前提,被告所谓的"共享会员"盈利模式系建立在攫取 原告合法商业资源、利用原告竞争优势和损害原告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不符合诚信原则和互联网行业 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判定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200万元。 社交媒体平台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平台责任、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治理挑战。如 ...
前5月广州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7.9%,增速连续两个月提升
广州日报· 2025-07-05 12:02
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概况 -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469.75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连续两个月提升,比1~4月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7和1.0个百分点 [1] 互联网软件业 - 1~5月全市互联网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2113.85亿元,同比增长8.7% [2] - 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同比分别增长23.3%、24.5% [2] -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4.0%、15.0% [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5月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88.86亿元,同比增长4.6% [3] - 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4.6%、4.4%和5.7% [3] 体育业 - 1~5月体育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 [4]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招商“放大招”!文博会上邀企业共绘千亿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06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概况 - 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聚集地和文化产业新地标,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49.95米,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 [2] - 战略定位包括主流媒体变革试验田、垂直文创产业园、人才高地和文化传承实验室,旨在构建企业全周期成长生态 [2] - 依托羊城创意产业园现有基础(400亿元产值规模、9家上市企业)和广州国际金融城资源,形成"文化+科技+金融"跨界联动 [2][6] 产业生态与招商策略 - 重点引进数字创意、智能科技领域企业,打造"IP开发-技术研发-内容分发-消费体验"垂直闭环产业链 [2] - 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差异化方案:世界500强可享定制化空间和政策包,高成长企业享首年20%租金减免及股权投资计划,文化科技企业开放数据接口支持新业态开发 [6] - 计划设立岭南数字创意产业基金,覆盖文化IP数字化、AI、电竞等赛道,推出"租金换股权"等创新资本模式 [3] 游戏产业专项布局 - 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落户园区,整合26家游戏企业(总产值约百亿元)及周边200多家文化新业态企业资源 [4] - 服务中心提供从软著申请到运营监管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穗园通"试点实现41项审批事项"一证准营" [5] - 科韵路游戏产业带已形成"东星嘉、西灵感、中途游"的集聚格局,从业人员近2000人 [4] 发展目标与规划 - 短期目标(2025年):完成岭南文化大模型测试,开放30家企业API接口,生成超50万件数字内容,举办行业大会吸引500+企业参与 [7] - 中期目标(2026年):签约率超50%,形成文化大数据与数字技术双引擎,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7] - 长期愿景(2030年):实现千亿产值,建设国家级数字产业示范园区 [7]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广东省出台网络游戏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属地审批流程,设立广深双服务中心提升行政效率 [3] - 园区提供"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支持,包括政府政策、龙头引领(华为/腾讯/米哈游)、资本护航及媒体资源嫁接 [1][2] - 重点扶持50个"岭南文化大数据+"项目,开放跨境数据通道促进数字文博等新业态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