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顺义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网球赛报名开启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27 17:36
峰会活动信息 - 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将于2025年8月30-31日在北京顺义区仁和镇举办 [1] - 峰会定向邀请300+国内主流母基金及一流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1] - 同期举办2025中国母基金峰会精英网球赛于8月30日下午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网球场举行 [1] 主办机构背景 - 母基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11月5日 系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意见精神设立的平台 [2] - 机构通过行业研究、新闻资讯、中介服务和会议交流推动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 [1] - 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全球母基金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 研究成果与行业影响 - 发布《中国母基金行业全景报告》《中国母基金100指数报告》《中国母基金行业薪酬报告》《中国S基金全景报告》和《中国母基金尽调指引》等行业报告 [2] - 每年发布四次榜单:年度榜单、专项榜单、优秀女性投资人榜单和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4] - 举办LP与GP对接活动已逾八十次 推动业内投融资生态 [3] 区域发展优势 - 仁和镇地处顺义城区核心区 距市区约20公里 镇域面积54平方公里 [8] - 交通体系健全 与首都国际机场零距离对接 有多条高速路和地铁线路贯通 [10] - 现有6个产业"园中园" 已建成楼宇资源40万平方米 可利用楼宇面积27万平米 标准化厂房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 [13] - 6010地块总用地211.19亩 规划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 [15] 产业集聚情况 - 15家上市企业集聚发展 打造"总部基地+产业园"新业态 [16] - 理想汽车、现代工厂运距优势 多家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产业入驻园区 [16] - 16家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品牌效应 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6] 政府引导基金运作 - 工顺投资系顺义区第一家区属国有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 承担顺义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一期(注册资金100亿元)管理 [18] - 2024年发起设立顺义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二期(远期规模100亿元 首期10亿元) [18] - 两只引导基金已招引设立子基金18只 招引子基金管理规模逾3500亿元 财政资金放大40余倍 [18] - 2025年3月设立区属直投子基金 规模5.25亿元 已有多个直投项目通过投资决策 [18] 峰会交流主题 - 深度聚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特别是母基金行业发展 设置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 [21] - 探讨母基金行业机遇与挑战 解读LP投资布局 推动创新创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21]
北京这个区,正在打造“LGC”特色新模式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5 09:32
政府投资基金模式创新 - 传统政府投资基金存在GP与LP利益不一致问题,尤其在资本市场退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矛盾凸显[1] - 北京顺义创新推出LGC模式,实现GP和LP统一,并配合国资控股金融牌照的信用融资(Credit),构建投贷联动机制[1] - LGC模式中"L"和"G"指基金LP和GP均由顺义国资体系自主运作,区别于传统政府投资基金的分立模式[1] 顺义区产业投资发展现状 - 顺义区2023年GDP达2203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稳居北京市前三[10] - 重点布局"3+3"产业体系: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10]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5%,但产投能力相对薄弱,处于学习者状态[10] 顺义政府投资基金运作 - 2017年设立首期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招引设立10只子基金,认缴规模24.99亿元,带动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11] - 2024年设立二期引导基金100亿元,实现当年设立/备案/投资,全部由国资体系团队管理[13] - 2024年12月设立20亿元汽车产业基金,2025年3月新增三只产业子基金[13] LGC模式核心机制 - 组织架构上,顺义国资公司(1400亿元总资产、3A评级)负责产融平台,顺义金控负责产投平台,形成协同效应[15] - 通过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实现投贷联动,典型案例为某半导体企业获得4亿元融资支持[18] - 相比市级基金的Co-GP模式,顺义采用完全自主管理的GP模式,200亿元规模更侧重本地化运作[19][20] 投资策略与收益评价 - 将长期融资成本压降至2%,利用债权融资50倍PE与A股15倍市盈率的价差构建增厚型投资[23] - 子基金不设存续期限,实现长期滚动投资[24] - 建立多元化收益评价体系,涵盖财务收益/区域经济贡献/产业带动等指标,预计企业5年经济贡献可覆盖投资额80%[28] 团队建设与市场化运作 - 投资团队聚焦本地产业认知,通过"填空题"式投资落实区域产业布局[21] - 引入市场化人才机制,加强风控/品宣等专业队伍建设,实施精准绩效考核[21] - 建立容错免责制度激励管理人员主动性,但强调耐心资本不等于躺平资本[22][27] 区域发展战略 - 目标2-3年内推动顺义从"产业大区"升级为"产投大区"[28] - 参考市级基金经验但保持特色创新,8只市级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耐心资本"北京模式"[14] - 通过内生发展与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弥补过去侧重内生式发展的短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