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α收益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这个区,正在打造“LGC”特色新模式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5 09:32
政府投资基金模式创新 - 传统政府投资基金存在GP与LP利益不一致问题,尤其在资本市场退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矛盾凸显[1] - 北京顺义创新推出LGC模式,实现GP和LP统一,并配合国资控股金融牌照的信用融资(Credit),构建投贷联动机制[1] - LGC模式中"L"和"G"指基金LP和GP均由顺义国资体系自主运作,区别于传统政府投资基金的分立模式[1] 顺义区产业投资发展现状 - 顺义区2023年GDP达2203亿元、同比增长7%,工业总产值稳居北京市前三[10] - 重点布局"3+3"产业体系: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10]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5%,但产投能力相对薄弱,处于学习者状态[10] 顺义政府投资基金运作 - 2017年设立首期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招引设立10只子基金,认缴规模24.99亿元,带动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11] - 2024年设立二期引导基金100亿元,实现当年设立/备案/投资,全部由国资体系团队管理[13] - 2024年12月设立20亿元汽车产业基金,2025年3月新增三只产业子基金[13] LGC模式核心机制 - 组织架构上,顺义国资公司(1400亿元总资产、3A评级)负责产融平台,顺义金控负责产投平台,形成协同效应[15] - 通过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实现投贷联动,典型案例为某半导体企业获得4亿元融资支持[18] - 相比市级基金的Co-GP模式,顺义采用完全自主管理的GP模式,200亿元规模更侧重本地化运作[19][20] 投资策略与收益评价 - 将长期融资成本压降至2%,利用债权融资50倍PE与A股15倍市盈率的价差构建增厚型投资[23] - 子基金不设存续期限,实现长期滚动投资[24] - 建立多元化收益评价体系,涵盖财务收益/区域经济贡献/产业带动等指标,预计企业5年经济贡献可覆盖投资额80%[28] 团队建设与市场化运作 - 投资团队聚焦本地产业认知,通过"填空题"式投资落实区域产业布局[21] - 引入市场化人才机制,加强风控/品宣等专业队伍建设,实施精准绩效考核[21] - 建立容错免责制度激励管理人员主动性,但强调耐心资本不等于躺平资本[22][27] 区域发展战略 - 目标2-3年内推动顺义从"产业大区"升级为"产投大区"[28] - 参考市级基金经验但保持特色创新,8只市级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耐心资本"北京模式"[14] - 通过内生发展与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弥补过去侧重内生式发展的短板[11][12]
α+β收益双轮驱动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即将结束募集
新浪基金· 2025-05-29 08:59
指数投资发展趋势 - 指数化投资受到广泛认可,指数基金规模快速发展,增强策略指数基金产品布局火热 [1] - 今年以来已发行和正在发行的股票指数增强策略基金达57只,整体规模超290亿元 [1] -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于5月19日起发行,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力争超越中证500指数收益 [1] 中证500指数特点 - 中证500指数是A股最具代表性的中盘成长宽基指数,由剔除沪深300及市值前300名后的500只股票组成 [2] - 样本公司市值主要介于100亿至500亿元,其中100-300亿元占比72.8%,市值平均数257亿元,中位数237亿元 [2] - 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和33个二级行业,前十大二级行业权重合计61%,行业分布均衡且集中度低 [3] - 兼顾传统行业与高成长性行业如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契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向 [3] - 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470.33%,年化收益率9.19%,优于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表现 [3] 指数增强策略表现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3年、5年回报中位数分别为4.86%、6.80%、24.65%,均实现正超额收益 [4] - 近5年中证500指数上涨3.89%,有9只增强策略产品收益率超40% [4] - 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由量化投资团队管理,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优化配置 [4][7][10] 华商基金量化团队 - 拟任基金经理邓默为数学博士,拥有13.8年证券从业经历,擅长均衡配置风格和量化模型应用 [7] - 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海洋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历,侧重基本面与量化结合,注重行业轮动和风险收益优化 [10] - 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自主研发数量化模型,构建多因子体系并探索大模型技术应用 [10] 市场环境与机遇 - 政策提振和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交易热度提升,中证500指数活跃度持续向好 [10] - 市场成交额放量为指数增强策略提供更适宜发挥的环境 [10]
【基金】点击了解增强版指数投资工具中的“隐藏菜单”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2-06 16:35
指数增强基金概述 - 被动投资近年来快速发展,指数类产品选择日益丰富 [4] - 指数增强基金既能紧跟市场β收益,又力争创造超越指数的α收益 [4] - 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策略增强投资,力求超越指数表现 [5] 指数增强基金业绩表现 -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3年、5年平均收益率均跑赢跟踪标的指数 [6] -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超额收益4.13%,近3年超额收益15.26%,近5年超额收益19.58% [8]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超额收益5.76%,近3年超额收益8.70%,近5年超额收益23.33% [10] -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近1年超额收益7.02%,近3年超额收益14.63%,近5年超额收益48.49% [10] 指数增强策略 - 增强策略包括打新、定增、股指期货、量化模型选股等 [12] - 量化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科学选股,提高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和信息比 [14] 建信基金指数增强产品 - 建信基金在指数增强领域持续发力,具备团队实力、模型搭建和产品业绩优势 [12] - 数量投资部汇聚多位专业人士,核心成员拥有10年以上量化投资经验 [14] - 建信自动量化投资管理系统覆盖数据、投资、交易三大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14] - 旗下7只指数增强基金产品覆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 [15] 建信基金产品业绩 - 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历史总回报57.83%,超额收益10.53% [16] - 建信深证100指数增强历史总回报26.39%,超额收益8.27% [17] - 建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A近3年收益率排名20/116,近5年排名5/76 [18] - 建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近1年收益率排名32/191,近3年排名37/116 [18]